麻州大學安赫斯特(Amherst )分校一日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竟顯示她的支持率達43%,高過布朗(Scott Brown)的39%。雖然民調通常有4.4%的誤差率,這也顯示伍仁已和布朗平分秋色,明年十一月時鹿死誰手,更加難測。
伍仁一日晚在華美福利會中向一眾出席者介紹自己,也說明她參選的理念。
高中時,她因辯論成績極佳,16歲就獲得喬治華盛頓大學辯論隊的全額獎學金。不過大學她只唸了兩年,就和高中情人結婚,搬到休士頓去了,後來才再進休士頓大學。1970年取得語言病理學及聽力學位,在公立學校教過一年書,搬到新澤西州,生了孩子,做了幾年家庭主婦。是幾名舊同學的鼓勵,促使她重回校園,進入紐沃克羅傑斯法學院(Rutgers School of Law–Newark),並於1976年取得法律博士(J. D.)學位。
伍仁表示,她現在是有三個孫子女的祖母,卻眼見社會發展方向和早年她所認識,中產階級安居樂業的美國,完全走了樣。許多百姓在經濟不景之際,荷包緊縮,甚至失業,但大銀行經營不當,卻有政府出面救助,通用(GE)等大公司,盈利豐厚,卻可以分文稅不交。貸款法規的放鬆,導致貸款銀行完全不顧消費者還款能力的放款,顯然這社會的價值觀出了問題。但是社會的切實面貌,繫於社會內的每個人如何看待自我,每個人都必須擔起社會責任。
伍仁強調,她參選的主要原因是希望為這社會帶回基本的公平與透明運作機制,並導引政府重新投資於下一代的未來,關注清潔能源、生命科學等等領域。
在回答蔡恩禮的提問時,伍仁表示她女兒的丈夫也是名移民。她認為移民們各有不同背景,正是美國得以繼續前進的優點之一。
在回應劍橋市市議員張禮能時,伍仁表示她也懷念愛德華甘迺迪為貧苦大眾爭權益,更希望大家一起,成為改變社會的一份子。
一日的「和聯邦參議員候選人見面會」,由李超榮、陳穎玉、馬惠美發起,包括華美福利會(AACA)、亞裔文化資源中心(AARW)、亞裔青年會(Boston Asian Y.E.S)、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華人前進會(CPA)、紐英崙韓美公民聯盟(Korean American Citizens League of New England)、柬埔寨裔互助協會(Cambodian Mutual Assistance Association)、亞裔動員(MobilizAsian)、藏紅花圈(Saffron Circle)等亞裔攜手舉辦。當晚到會的包括在麻州教育廳任職的沈安平,道富集團執行副總裁毛正行,華美福利會董事長陳美霞、行政主任李秋明,塔芙茨醫療中心社區健康主任曾雪清、波士頓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梅陳月嫦等人。
圖片說明:
李超榮(左)、陳潁玉(右)邀請聯邦參議員候選人伍仁(Elizabeth Warren)出席見面會。劍橋市市議員張禮能(右二)也興奮與會。(菊子攝)
伍仁(Elizabeth Warren)慣於講課,手勢很多。(菊子攝)
趕來一睹伍仁盧山真面目的聽眾,擠滿會場。連走廊都站滿了人。(菊子攝)
伍仁(Elizabeth Warren)(右一)在現場回答問題。右後立者為李超榮、馬惠美、李秋明。(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