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11月 05, 2011

哈佛「帝國後的中國」呈現1911不同歷史面相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舉辦的「帝國後的中國:向1911致意(China after Empire: 1911 Remembered)」會議,昨()日在展現不同聲音,歷史真相因人而異中開幕。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在蔣經國基金會贊助,波士頓大學協辦下,邀請來自美國、中國、台灣等多地的不下28名學者,於四、五兩日,在該中心做六場以上講談。
            三日晚的講談,在波士頓大學舉行,由波士頓大學教授傅仕卓(Joseph Fewsmith)主持,哈佛大學教授Henrietta Harrison講談山西天主教徒對1911的回應。
            昨日的開幕式,由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主任柯偉林(William Kirby)做引言。
            柯偉林再次指出,早從100年前,世界上就有中國醒來了(China Awake),中國崛起了(The Rise of China)等等,各式各樣的類似說法。如今跨入21世紀,卻真正是中國的世紀了。他也期許中國的下一個百年,走向孫中山天下為公的理想。
 柯偉林在講談中簡略點出中國過去這一百年來,在商貿、交通、教育、政治等種種方面的演變,包括現在有陳東昇等人組成的中國企業家協會,孫中山早在100年前就期望將來有一天,每個中國人都能有輛車開,他畫的交通幹道藍圖,甚至還有高速鐵路到台灣等。不過他在談及政治方面的演變時,先是笑說,1915年時,曾任哈佛大學校長的查爾斯、艾略特為袁世凱安排美籍法律顧問,那想到古德諾教授發表「共和與君主論」,卻使中國倒退回到君主制。他也笑談國民黨當年推行民主制度,實施選舉,可從沒想到過自己會選輸。大陸的政治複雜得多,以中國大陸在紀念辛亥革命50週年和100週年來看,最大不同是,紀念大會上不見了毛澤東的相片。
哈佛「帝國後的中國」會議,昨()日的第一場會議,主題是「見證1911─革命和處境(Witnessing 1911 – Revolution and Spectacles)」。
這場會議有四名講者。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顧伊,以辛亥革命的影像記憶,以及大革命寫真畫,指陳照片原本應該可以記錄真實,但在人為的編輯、取景下,觀看照片者得到的印像,卻可能被扭曲了。復旦大學教授顧錚也以宋教仁等遇刺後,新聞報導時使用的肖像照片,呈現傷痕,或展示莊嚴,都在報導內容以外,做了其他意識的傳播。哈佛大學博士生Devin Fitzgerald以「滿井:西安暴行(The Wells Were Full: Atrocities at Xi’an Fu)」,指出當地約有二萬名滿洲人,其中絕大部份在辛亥革命期間遭屠殺,但後人卻似乎在記憶中抹殺了這段歷史。夏曉虹則以清末杭州的官協領,滿州人貴林,在辛亥革命後被冤殺,指陳當年社會中存在著滿漢關係的逆轉。她也表示,辛亥革命以來,人們聽到、看到的,大都是勝利一方革命者的聲音,但如果要全面的看辛亥革命,或許也該聽聽戰敗者的聲音。
會議主席歐立德(Mark C. Elliott)指出,這一場會議讓人從更多不同角度來看辛亥革命,也更加意識到,歷史真相到底是否真相,常常還須要經過更嚴密的審視、研究。
昨日下午的會議,討論的語言改革及文化革命。今()日的會議將有宣傳與媒體,紀念碑與公共空間,「19112011:台北、東京、北京觀點」等的討論。     
哈佛大學的歐立德、柯偉林、王德威、汪躍進等教授將在下午五點時做圓桌討論,總結會議。
圖片說明:

            歐立德(Mark C. Elliott)是昨日第一場會議的主席。(菊子攝)

            左起,歐立德、顧伊、顧錚、Devin Fitzgerald、夏曉虹回答提問。(菊子攝)

            中國大陸慶祝辛亥百年時,只掛出孫中山的相片,沒有了毛澤東相。(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