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4月 20, 2010

哈佛中國評論連辦三場醫療領域講座

醫藥業在美國因經濟不景走下坡,在中國卻因改革開放奠基礎。日前出席哈佛中國評論第十三屆會議的相關專家、業者都表示,中國的醫藥業正在大步向前,相關法規雖不盡完善,有心人機會極多。
哈佛中國評論今年的年會也因應這現象,一口氣安排了三場醫藥類小組討論,分別講談「中國的生物科學:從椅子到市場(From Bench to Market)」、中國醫療業的新興機會,連接中國 和世界。
哈佛大學公衛學院中國項目的創辦主任劉遠立昨(十九)日下午在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的中國沙龍講座中則指出,中國的醫改、藥改,因應全球發展趨勢,要為人民提供更多醫療服務,並控制、降低開支時,有其獨特做法。他個人認為中國內的醫生,有如夾心三明治,既要面對老百姓醫生什麼病都應該能治好的過高期望,又得因應醫療服務收費,由發改委統一擬定,價格常低於成本,逼使部份醫生不得不以多開藥等方式,來賺取能維持生活的開銷。
劉遠立也提出參考新加坡做法的意見。他指出,新加坡在同一家醫院內設ABC不同等級病房,讓病人不論貧富,都可獲得同樣水準醫療服務,但付費不同,住的病房設備就有優劣之別的做法。
在哈佛中國評論的三場醫療小組討論中,出席者分別聽到來自業界、學界及政府機構的訊息。
「中國的生物科學:從椅子到市場(From Bench to Market)」這場講座由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企業發展資深副總裁徐亞軍主持。講者包括復旦藥學院院長,也是國家重大研究計(973)首席科學家的朱依淳、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施一工,蘇州工業園區生物納米科技公司(BioBay)總經理劉毓文、輝瑞亞洲副總裁楊青、葛蘭索史克研發副總裁魯白等人。
劉毓文在會中介紹BioBay的發展過程,指出該工業園既追求創新發展,也以房地產優惠、政府服務等配套措施,為有技術者提供創業機會。成立迄今,該園區內已有五家企業承擔了九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專項,有兩家企業獲得省重大科技成果,園區內公司也申請到十一個科技部創新基金。其中還有一人入選了千人計劃。
中國醫療業的新興機會這場,由哈佛大學公衛學院中國行動計劃主任劉遠立主持,講者包括D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 Coopers)顧問公司醫療及製藥服務執行主任David Wood、麥肯錫顧問公司大中國區主任Rajesh Parekh、保諾科技(北京)新興領域產品研發副總裁鄧天敬、健贊()亞洲研發總裁姜灿文等人。
Rajesh Parekh指出,在中國的醫藥公司中,本地公司和國際及合資企業的市佔率及營業額相比,穩定增加。在銷售排行上,雖然輝瑞和惠氏(Wyeth)公司合併的公司排第一位,但中國本土的JS 揚子江公司,不但排名第五,還跨入藥物創新領域,投資了十二億元人民幣來建研發設備,獲得聯邦藥物局(FDA)批准,開始第一期的糖尿病創新物物測試。成為第一個由中國研發,進入美國做臨床實驗的化學藥物。
不過他也指出,雖然中國境內的醫藥公司發展局勢看好,但逼於競爭,也已出現越來越多的併購現象,出現具全國性地位的醫藥公司,例如中國最大的藥物分銷商國藥公司和中國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就在2009年十月合併了。2009年十二月,則有上海醫藥和上海中西藥業,以及SIIC合併了。過去五年來,醫療儀器市場也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估計直到2013年都還會有每年約16%的增長。
鄧敬文則指出,製藥業在全球市場遭遇困境,進行整合,縮減研發經費之際,中國的生命科學業卻因為市場潛、醫療保險改革、政府支持、世界級研究人員陸續進駐、境內也人才豐富等因素,發展蓬勃,經費充裕。不過中國製藥業目前還沒有自己做全方位研發的能力及興趣,政府進行投資時不夠明智,資本市場不成熟,相關法規不健全,在發展上還有很多障礙得克服。他認為中國醫藥業的未來發展有好幾種模式,其中適合海外人才的模式是把政府、風險投資公司、學術及研發外包服務(CRO)結合成一個虛擬生物科技公司。
連接中國和世界這場討論,有岭南基金會執行董事Leslie Stone、喬治敦大學法學院奧尼爾機構(O’Neill Institute)中國醫療法計劃項目主任何欣薇、美敦力基金會國際項目(The Medtronic Foundation)主任Mark Lindberg,以及劉遠立、David Wood等人出席講談。



圖片說明:

徐亞軍(左三)主持的這場「中國的生物科學:從椅子到市場(From Bench to Market)」講座,講者包括朱依淳(右起)、施一工、劉毓文、楊青、魯白。(菊子攝)

劉遠立教授(右四)主持的這場中國醫療業的新興機會講座,講者包括David Wood(右起)、Rajesh Parekh、鄧天敬、姜灿文,以及協助策劃這三場醫療保健講座的哈佛學生劉宇(左一)等人。(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