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日, 4月 05, 2015

楊鵬從阿拉善談中國民間公益可促中國社會轉型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及壹基金前任秘書長楊鵬,日前為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舉辦的講座,談“中國民間公益發展與社會結構轉型”,指企業家主導做善事,效率往往更高。
楊鵬曾參與創辦,並先後擔任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和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在中國的公益事業圈,知名度相當高,迄今已出版了《東亞新文化的興起》、《老子詳解—老子執政學研究》、《上帝在中國源流考》、《為公益而共和》等書。
目前在哈佛大學亞洲中心做訪問學者,日前在哈佛大學Larsen-Hall,以“為公益而共和“一書的內容為基礎,闡述“中國民間公益發展與社會結構轉型”。
            他認為中國的第一代民間公益組織,約可定義在1994年三月到2010年之間,多半由知識份子發起,關注環境保護問題,有理想主義精神,營運多半仰賴發起者個人魅力,缺乏資金和專業管理。諸如自然之友,綠色江河,地球村等等。第二代則由企業家發起,關注方向從環境保護,擴展到醫療護理,殘障及自然災害救助,籌款能力與運作規模和第一代大不相同。
2004年六月五日成立的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在2013年收入二千四百萬元。2004年十二月成立的北京愛佑慈善基金會,2013年收入1.588億元。2007年中國紅十字會李連杰一基金計畫實施,2010年十二月三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成立,2013年的帳面現金6.5億元。
若以中國公益活動捐款數額的歷史高峰來看,2008年五月十二日汶川地站發生後,多達三百萬人,逾三百家民間組織進入災區當志願者,共募得1071億元,算是最高峰。
截至2014年,中國共有基金會4317家。其中公募基金會1493加,非公募基金會2824家。
            楊鵬在會中也頗為詳盡的介紹了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的成立過程,運作方式,以及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的一些實施項目。
他指出,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早在2004年六月五日由64名企業家發起成立,當初的主要宗旨是防治沙塵暴,以及推動企業家承擔起保護生態工作,盡社會責任。
楊鵬表示,公益組織已經是現代社會結構中的重要部份,民間公益事業也有如一個國家現代化到什麼程度的一種衡量標誌。他相信,中國民間公益機構的發展,對中國的社會轉型可以起到積極作用。
            當天的講座約有四十多人出席,提問,討論踴躍,講座進行得比預定時間長了一個多小時。
            席間有人問,最近這一兩年,中國的民間社會空間似乎被壓縮了?楊鵬認為,民間公益事業還是相對開放,民營企業家的投入,也推動了公益事業在中國的發展,他相信中國社會結構,將在公益事業營運方式的影響下,逐漸轉型。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學術講座主席岳林博士會後表示,當天有許多哈​​佛和波士頓地區各大學的在校學生,為關切中國公益事業和中國社會的未來而出席,十分可喜。

圖片說明: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學術講座主席岳林博士()主持,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前秘書長楊鵬(左)暢論中國民間公益組織。(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