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9月 22, 2012

波市議會通過對立派選區地圖


波士頓市的選區重劃,週三在波市議員提多傑克遜(Tito Jackson)出人意外的逼使議會就地投票下,再次以七比六票局面,通過一份新地圖。
            波市長發言人喬綺絲(Dot Joyce)表示,市府會審閱這一地圖,但她懷疑市長會支持這一份新地圖。她指出,市長早前否決前一份選區重劃圖,就是因為該圖未能照顧到地方民眾的顧慮。這份新地圖,和之前的那份,似乎差不多。
            代表牙買加平原(Jamaica Plain)的市議員歐馬利(Matt O’Malley)去年春天時,和提多傑克遜一起草擬了該份地圖。他說,情況的確令人意外,但也是提多傑克遜行動精明,才能通過他們認為是最好的一份地圖。
            支持這份新地圖的議員包除了傑克遜、歐馬利之外,還有多徹斯特的議員Frank Baker、不分區議員普莉斯萊(Ayanna Pressley)、約翰康納利(John R. Connolly )、小阿若約(Felix G. Arroyo),以及任務丘(Mission Hill)的麥可羅斯(Michael P. Ross)
            投反對票的有波市議會議長莫菲(Stephen Murphy) ,代表布萊頓鎮(Brighton)的席歐莫(Mark Ciommo) ,代表南波士頓及華埠的林乃肯(Bill Linehan),代表海德公園的康沙弗(Robert Consalvo),代表東波士頓的拉馬帝納(Salvatore LaMattina),以及代表多徹斯特的楊西(Charles C. Yancey)
            波市議員楊西在投票後發出聲明,指波市議會剛通過的地圖,和波市長萬寧路早前否決的地圖差不多,都沒能讓麥特潘(Mattapan)保持完整,以形成波市第五個有色選區。
            楊西批評,波市議會新通過的這選區地圖基本上是個保護現任市議員的地圖。他也批評提多傑克遜的地圖,分散了多徹斯特內下丘(Lower Mills)社區,也違反了一人一票的精神。他說,依法,九個波市選區必須符合每區人口約68,621人,偏差範圍在10%以內。傑克遜提交的選區圖,偏差範圍為8.8%,他提交的地圖,偏差範圍卻只有3.2%。不但可在東波士頓形成一個大部份由拉丁裔人組成的第五個有色社區,也能在華埠保持一個大多為亞裔的社區。
            楊西稱讚麻州眾議員的選區重劃過程,把麻州內的有色選區從十個增加到廿個。


麻州亞美局辦論壇 鼓勵青少年從政


麻州亞美局(Asian American Commission)(廿一)日舉辦首屆青年領袖論壇,邀費奇堡市長黃素芬等人現身說法,鼓勵亞裔青少年放大膽子,謀求從政,為亞裔發聲。
            麻州亞美局是2006年經麻州議會立法通過成立的一個常設組織,應有委員21人。今年的主席為律師李保華,副主席為麻州電信局局長陳光耀。新科委員包括聯邦平等機會就業局(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 (EEOC))資深主任安豐貴,韓美協會代表李慶海、泰籍華人Chris Chanyasulkit、中學老師陳俊暉等。他們針對麻州政府內亞裔仍少的現狀,決定舉辦青年領袖論壇,幫助亞裔青少年瞭解何謂民代,如何參選,如何進入政府工作,期以增加政界、政府內的亞裔面孔與聲音,培養更多亞裔領袖人才。
            昨日的青年領袖論壇,在麻州財政廳廳長葛羅斯曼(Steve Grossman)致詞後,舉行了三場講座,藉著「打開民選辦公室之門」、「政府就業及實習機會」、「社會改變及自我賦權」等主題,拓展青少年們的眼界。
            葛羅斯曼在致詞中憶述他祖父1900年代抱著要讓子女接受教育,自己經營企業,將來回饋社區等理念移民來美。深受祖父影響的他,相信將來麻州最重要的兩個字是移民和創業。他也闡述財政廳和社區銀行合作,幫助中小企業更容易獲得貸款的做法,就是在實踐這些理念。他鼓勵亞裔青少年們為未來努力,將來也別忘了回饋社區。
            麻州亞美局新科委員Chris Chanyasulkit在主持「打開民選辦公室之門」這場講座時,先描述了麻州內的亞裔人口與政壇亞裔所佔比率概況。她指出,在麻州的六百五十八萬餘人口中,有349,768人為亞裔,佔總人口比率約5.3%,但亞裔民代的比率,卻可能還不到1%。她把「我們能做什麼來改變這現象」的問題,拋給了六、七十名出席青少年。
            28歲那年首度當選,如今已在位第三任的費奇堡市市長黃素芬,羅爾市有史以來第二位柬埔寨裔市議員Vesna Nuon2011年參選波市第二選區議員,以87票之差飲恨的李素影等人,在「打開民選辦公室之門」這場講座中,和青少年分享他們的參選經驗,鼓勵青少年,只要有心,人人都有機會服務。
            「政府就業及實習機會」這場講座,由包括聯邦平等機會就業局(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 (EEOC))資深主任安豐貴主持。麻州政府內,目前職位最高華裔,2009年由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指派為麻州電信局局長(Commissioner of the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s and Cable)的陳光耀(Geoffrey Why),今年獲麻州州長派區克聘為州長辦公室社區主任的李超榮,以及Wonda WongJuanita Allen等人,和出席者分享他們在州政府內工作的經驗。
      「社會改變及自我賦權」這場講座,由身為中學老師的麻州亞美局委員陳俊暉主持。Lisa StrackSarath SuongAaron Tanaka,以及曾經在華人前進會做社區組織工作的黎麗莎(Lisette Le)等人,分享他們在社區組織內推動社會改變的工作經驗。
麻州亞美局行政主任周柏凱表示,該局旨在為亞裔服務,希望有更多熱心人士投入與該局合作行列。該局很快將設立兩席無薪,但有很多學習機會的專員(Associate)職位,容許年輕人直接和他及一眾委員們為社區服務。下一屆的麻州亞美局青年領袖論壇,該局還將頒發新星(Rising-Star)獎,表揚一名對社區有重大貢獻的年青人。



圖片說明:

            麻州財政廳廳長葛羅斯曼(Steve Grossman)(左二)應麻州亞美局主席李保華(左一起),以及李慶海、副主席陳光耀、安豐貴等委員之邀,為青年領袖論壇致詞。(菊子攝)

            主持人Chris Chanyasulkit介紹講者Vesna Nuon(左一起)、費奇堡市市長黃素芬、李素影等人。(菊子攝)

            麻州亞美局首屆青年領袖論壇有六、七十名青年參加。(菊子攝)

京士頓街120號破土動工 26層高大樓將成新地標


波士頓華埠公園旁的京士頓街120號,昨(廿一)日舉行破土儀式。預定2014年中,就有一座高26層樓,共240個出租單位的嶄新摩登大樓竣工,成為進入華埠的新地標。
            京士頓街120號又名「圓點精美襪子大樓(Danty Dot)」,是座有113年歷史的大樓,但早在1970年代就因為麻州政府興建高速高路而被斬截一半。益士石(Essex)街和表面(Surface)道交界處因此凹凸不平的大樓磚牆,也在過往車輛及行人面前羞澀了幾十年。
            北美乞臣集團發展商奧瑞朗(Ori Ron)2006年以九百萬元買下該一土地後,就開始進入波士頓華埠,和社區民眾討論發展計劃。2008年取得發展許可,卻遇上全球金融風暴,期間再歷經數次發展計劃變更,去年底和和俄亥俄州克利夫蘭(Cleveland)的森林市企業公司(Forest City Enterprises Inc)去年底達成五五合資協議後,終於在今年六月拆樓,把「圓點精美襪子大樓(Danty Dot)」送進了歷史,整理出一大片空地,準備建造預計耗資一億零五百萬元的新大樓。
            即將新建的這棟樓,由Elkus Manfredi 建築師樓設計,用材混合玻璃、大理石及水泥。設計團隊還包括Perkins Eastman及內部裝潢設計公司RODE Architects Inc.
            根據波士頓重建局資料,這棟大樓的土地面積為14,447平方公呎,樓宇面積為228,865平方呎。有70個停車位。
            昨日的破土儀式,由森林市企業公司董事長Frank C. Wuest在華埠公園的帳篷中按下鈕鍵,京士頓街120號工地,砰砰響起機器重擊土地聲音,做為工程啟動象徵。
      波士頓重建局局長Peter Meade,綠路保護會行政主任布瑞南(Nancy Brennan),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鋆等多人,應邀上台致詞,稱讚奧瑞朗等人的堅持努力,期許華埠公園一帶將更形熱鬧、美麗。布瑞南對京士頓街120號將闢出一片佔地約2200平方公呎的戶外空間,與綠路(Rose Fitzgerald Kennedy Greenway)相連,另闢一五千平方呎左右餐廳的設計,更是稱許。
      為符合波市的包容性區域規劃法(inclusionary zoning act),京士頓街120號撥出了四塊地給華人經濟發展協會,供該會在好事福平安街上建造48個可負擔住宅。華經會董事長蔣宗壬昨日在會場透露,估計明年四月可動工。
            昨日有近百人出席京士頓街120號的破土動工儀式,但波市長萬寧路(Tom Menino)因故未出席,華埠出席的人也比預期為少。民意代表則有波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出席。
           北美乞臣集團透露,新大樓內將有五個左右的可負擔住宅。


圖片說明:

北美乞臣集團負責人奧瑞朗(Ori Ron)()和森林市企業公司董事長Frank C. Wuest()攜手,終於促成他們身後京士頓街120號破土動工。(菊子攝)

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陳灼鋆代表華埠,在京士頓街120號破土動工儀式上致詞。(菊子攝)

京士頓街120號昨日的破土動工儀式,出席者絕大多數是西人。(菊子攝)


When completed in mid-2014, 120 Kingston Street will feature 240 apartment units with floor plans ranging from studios to 3-bedroom units. The project will also enliven the area by providing 4,500 square feet of street level retail space.
”What makes Boston unique is that we create housing opportunities for all of our residents,” said Mayor Thomas M. Menino. “The 120 Kingston Street project will add rental options in a stunning new building on the Greenway to the downtown market, while creating 48 affordable units in Chinatown—strengthening and preserving the community’s cultural fabric.”
“This is truly a remarkable site with wonderful visibility within the neighborhood, great accessibility and impressive views,” said Frank Wuest, president of Forest City Boston. “The 120 Kingston building will be an impressive addition to the Boston skyline that will nicely complement the Greenway and create a great new facet of living in this neighborhood.”
Adjacent to the Rose Fitzgerald Kennedy Greenway, the site is very well located within the city at the nexus of the Financial District, the historic Leather District and Chinatown. Because of the adjacency of the Greenway, residents of 120 Kingston Street will have impressive city views. Residents on the tower’s upper floors will enjoy views of the waterfront and Financial District high rises just to the north.
The tower’s design is a contemporary blend of granite, concrete and convex radius glass which reaches nearly the full height of the building, reflecting a gentle turn in the path of the Greenway at that point. Designed by Elkus Manfredi Architects, the exterior building design team also includes Perkins Eastman and RODE Architects which is handling the design of the interior spaces.
Residents will enjoy a fifth floor amenities level that will include a fitness center, a private lounge area for residents and a multi-purpose studio able to accommodate everything from parties and meetings to yoga classes. The building will also provide three levels of parking for residents.
As part of the overall project, the partnership that is building 120 Kingston Street is contributing funds and deeding four parcels of land to the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uncil, Inc. (CEDC) for the creation of approximately 48 new housing units at their Oxford Ping-On project, two blocks away in Chinatown. Along with aiding in the creation of much needed affordable housing in the heart of the neighborhood, the 120 Kingston project will also include several affordable housing units on site. 
 “Our project on Kingston will provide added street life and urban vibrancy to this neighborhood,” said Ori Ron, managing partner of Hudson Group North America, LLC. “We’re very happy to be part of this neighborhood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1990’s Hudson Group has developed over 50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condominiums in the nearby Leather District and is well in tune with the pulse of the neighborhood, its amenities and its future potential.
While this is the first development project for Forest City within downtown Boston, the Company has been active in the metro market since 1984. Forest City developed, co-owns and manages University Park at MIT, a highly regarded urban mixed-use, bio-tech/research campus in Cambridge. The 2.3 million total square foot, multi-building project included the adaptive reuse of historic, former industrial buildings, as well as all-new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bio-tech/research facilities and commercial spaces including retail, dining, hotel and neighborhood support services. University Park also features an attractive, central green space area.

星期五, 9月 21, 2012

加藤嘉一:日本買釣魚台 中國抗議有理


來自日本,曾住中國九年,現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做訪問學者的加藤嘉一,上週末在「劍橋沙龍」講座中指出,「釣魚台事件」是已擱置了40年,終究必然浮現的主權問題。要解決,困難度大,還待相關各方高層次人員深入研究,找出能顧及雙方利益的人才做橋樑。
      今年是中日關係正常化的四十週年,四月時,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華府演講,拋出既然日本政府沒動作,東京都決定自己出錢買下釣魚台列嶼,以保護日本國土的話,引起軒然大波,中國及台灣、香港民眾,全都反應激烈。
劍橋沙龍為此,請來曾為南方週末撰寫時事評論,出版過《以誰爲師:一個日本80後對中日關係的觀察與思考》一文,1984年在日本伊豆出生的加藤嘉一到哈佛燕京圖書館講談「中國人和日本人誰誤解了誰」。
加藤嘉一指出,從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今年四月在美國華府發表要集資買釣魚台言論後,日本民眾馬上就捐出不下廿億日元。中國各地則爆發反日抗議遊行,拒買日貨呼籲,僅只九月十五日這將被記入歷史的一天,就有2850個城市的逾六萬民眾上街等等現象來看,釣魚台事件已從歷史的主權之爭,發展成為國民情感問題。雙方人民都已經不再理性,很多對中日歷史有深入瞭解的學者,礙於這種情勢,也幾乎全都保持沉默。
加藤嘉一這天在講座中聲明自己不瞭解台灣、香港,講談只就中國及日本內的情況分析。
他認為,事情會演變到這個程度,源自於中日雙方的誤讀、誤判。日本以為政府從私人手裏買下釣魚台,無論是國有化或非國有化,都一樣還是實質控制著釣魚台,卻沒想到中國人民對「國有化」反應這麼激烈。中國則是沒理解到日本政府拋出「國有化」一詞,只是因應東京都知事買島聲言而採取的保持兩國關係行動,怕一旦由地方政府的東京都知事把島買下後,情況會亂。
加螣嘉一認為,他不得不承認,既然中日關係正常化協議中有擱置釣魚台爭議,任何一方都不可單方面採取行動的約定,就算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台後,處理釣魚台相關事務不會做任何變動,中國政府仍有理由向日本提出抗議,不然無法向人民交待。
加藤嘉一認為,四十年前,中日雙方為了關係正常化,把釣魚台主權問題暫時擱置不談,有如埋下一顆將來要爆的炸彈,問題遲早會爆發出來。如今爆發的原因,約有三點。一為中日雙方的國家實力,如今空前接近。二為兩國政府的內部統治力下降。三為在目前的公民社會中,人們溝通不暢通,信息不對稱。
其中的國家實力部份,中國的綜合國力近年突飛猛進,早已不若往年般對日本投鼠忌器。政府控制力上,中日雙方政府對民眾、社會的控制力都已大幅下降。日本自從1995年首次以民主方式更換首相後,連年換首相,連整個內閣想意見一致都不容易,遑論政策要有一慣性。中國則是毛鄧時代,僅管獨裁,總是首長說了算。如今人民權利意識高漲,政府忙著維穩,動輒有成千上萬網民在微博上批評,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想要推行任何改革,都不容易。至於溝通不暢通,信息不對稱部份則是,學者專家礙於民眾情緒,沒人敢說話,很多理性聲音被埋沒了。一般民眾既不理解何謂實質擁有,很多上街遊行的人,是失戀、失業或生活壓力大,其實並不真為反日而上街。
在講座中,並沒有人追問釣魚台的主權歷史。根據網路BBC中文網,釣魚台事件持續在中國發酵。該網引述NHK報導,指深圳日資企業較多的工業園區發生數千名員工罷工、示威行動。共同社引用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消息,指中國各地海關開始加強對日本貨物的檢查力度。
  
圖片說明:

      加藤嘉一在劍橋沙龍中表示,中日雙方需合作解決問題。(菊子攝)

      劍橋沙龍發起人之一陸惠風為講座做引言。(菊子攝)

      釣魚台問題熱門,有五、六十人出席。(菊子攝)

台商盃壘球賽台商隊再奪冠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隊奪得台商盃壘球賽冠軍。隊長蔡高進
(後左二)率一眾隊員合影。(圖由新英格蘭台灣商會
會長胡美惠提供)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報導)新英格蘭台灣商會主辦的2012年台商盃壘球賽,共六隊參賽,上週末在南波士頓的喬莫克利公園(Joe Moackley Park)麈戰一天,依序由台商隊、台客隊、MIT隊獲得冠亞季軍。
竹蜻蜓壘球俱樂部創辦人王志維(左二)介紹,波士頓大學
同學會會長謝晉遠
(右一起)、莊偉程、陳勳等人,新組成
球隊,要參加雙十盃壘球賽。
(菊子攝)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和竹蜻蜓壘球俱樂部合作,將於十月六日(週六)早上十點起,在同一場地舉辦雙十盃壘球賽。台商盃壘球賽的六隊原班人馬和波士頓大學代表隊,一共七隊,屆時將再熱戰,重爭壘壇霸主。
      大波士頓地區華人組隊打壘球,越打越有規模,大致應從王世輝組成颱風聯盟開始。哈佛、MIT、波士頓、東北等大學院校,當年幾乎都組有球隊參賽。
那時就開始,一路打壘球到現在的新英格蘭台灣商會隊隊長蔡高進透露,馬滌凡、蔡昆喜、王本仁、游勝雄等許多人,早年都下場打過球,只是十幾年過去後,現在打壘球的,絕大部份是新人。當年打東北大學隊的謝開明、陳玫菁,這幾年來在東北無人組隊下,已應蔡高進之邀,加入台商隊。蔡高進的弟弟,蔡俊田、蔡建正兩人,也響應哥哥號召,成為台商隊員。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隊在蔡高進的親人加老友做班底下,隊員默契十足,已連年奪冠。今年他們又再以2413,打贏台客隊,贏得冠軍。
台商盃今年的亞軍及季軍隊伍,領隊也都是熱愛壘球人士。台客隊是創辦了竹蜻蜓壘球俱樂部的王志維,MIT隊是二年前曾號召大波士頓地區各校同學為來自台灣紅襪隊球員林哲瑄和蔣智賢加油的莊智超。
王志維早前還特地到台灣學聯的迎新活動中招兵買馬,希望拉攏更多喜愛運動的同學,加入打壘球行列。波士頓大學也在新會長謝晉遠號召下,已組成隊伍,將加入雙十盃壘球賽。
台商盃比賽的其餘結果,四、五、六名依序為台灣黑熊隊(Dumas)、青商金錢豹隊、昆西老虎隊。
王志維在賽後強調,每隊必須有八名男生,二名女生的這壘球賽,雖然是比賽,但分數多少,並無法顯示出各隊的真正實力及揮汗練習成果。他相信大家相聚打球的以球會友過程,意義遠高於比賽,勝負並不重要。他們這批愛打壘球者,最近,還為紅襪隊今年六月底以二百萬元一年的合約,簽下來自台灣球員林子偉這消息興奮不已,正商量著,等林子偉代表台灣到韓國打完國際壘球聯盟賽,回到紅襪隊後,組隊去為林子偉加油。

吉原恒淑:中國擴展海上實力旨在不戰而勝




美國海戰學院教授吉原恒淑(Toshi Yoshihara)日前應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研究所邀請,講談「中國未來的海上實力」,稱中國正力求成為海上霸主,但主要企圖為實現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勝」,更關心的是毛澤東以來的「近海防禦」。
      應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研究所主任薛龍(Ron Suleski)表示,中國近年大事擴軍,尤其注重加強海戰能力,引發許多學者相繼討論,該所因此特地邀請2010年出版了「太平洋上的紅星:中國的崛起對美國海事策略的挑戰(Red Star over the Pacific: China's Rise and the Challenge to U.S. Maritime Strategy)」一書的美國海戰學院亞太政策及策略研究主席吉原恒淑(Toshi Yoshihara)講談。
      母親是台灣人,父親是日本人,在台灣長大,唸國際學校,二年前成為美國公民的吉原恒淑,當天主要從政策角度來談中美的海上實力。
      他認為,美國的海事策略至今仍深受Alfred Thayer Mahan1890年就提出的觀點,稱大海代表的是個人們從各方向穿梭來往的廣場,控制它,能影響國家活力的根本。中國則迄今延續著毛澤東的「近海防禦等於積極防禦」看法。中國人民解放軍為執行策略性的反攻擊,也強調要加強贏得海、空主導權的能力。他還舉蕭勁光將軍執行海上破襲戰,強調攻其不備的陸戰法,以及蜂群戰法。中國近年來因此積極發展各種遠近程海軍裝備,包括航空母艦及導彈。
      吉原恒淑分析指出,中國近年積極發展海上武力的其中一個遠因,來自1996年時,美國容許時為總統的李登輝,以康乃爾大學校友身份抵美演講。中國認為美國破壞一個中國協定,派兵到台灣外海演習,沒想到引來美國調派尼米茲號航空母艦通過台灣海域,也讓中國驚詫發現自己的海事力量如此落後,從此積極改善。
      近年來,美國實力漸弱,在世界舞台上的影響力漸不如前,也促使中國有心為準備,要成為未來的世界主導國家。
      吉原恒淑同時指出,美國從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中國從1979年來,都沒進行過大規模的海上實戰。中國發展藍水海軍(Blue-water navy),是否真有在寬廣的大洋中保護本國及海外國土利益和安全這野心,外界所知有限。
      展望未來,需要重新評估的事包括,台灣到底有多重要,在這議題上將是開胃菜還是甜點,還有很多因素待探討。人們是否能接受一部份的控制權,美國的亞洲政策有沒商量餘地,也待進一步研究。
      美國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最近也為瞭解「中國的海上實力」,召開聆訊會議九月上旬,請美國傳統基金會資深學者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s)做證,分析「北京做為中國南海中的新興力量」。他指兩岸的政治緊張漸減之後,北京和台北之間的軍事平衡重心,已轉向中國大陸。北京覺得,現在能夠把注意力放在它所面對的其他區域挑戰上了,其中之一,就是中國南海。
      當天出席會議者,包括已退休,曾任德國駐中國大使的Friedrich L. L”ohr,張穎夫婦,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銘俊。


圖片說明:

      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研究所主任薛龍(Ron Suleski)(右一)邀請美國海戰學院教授吉原恒淑(Toshi Yoshihara)(左二)講談未來的中國海上實力。曾任德國駐中國大使的Friedrich L. L”ohr(右二),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銘俊(左一)都出席聽講。(菊子攝)

      美國海戰學院教授吉原恒淑(Toshi Yoshihara)講談中國海上實力。(菊子攝)

星期四, 9月 20, 2012

塔大鼓勵社區合作進行研究


塔芙茨大學醫學院昨(十九)日舉辦「華埠領袖早午餐會」,報告該校與社區合作研究項目結果,鼓勵社區機構參與該校以社區為基礎的研究項目(CBPR)
            塔芙茨大學醫學院早從2004年起,在Doug Brugge等教授主導下,成立了塔芙茨社區研究中心(TCRC),邀請包括華埠社區在內的社區人士,組織代表,和塔大教職員組成委員會,藉以促使學校的研究項目,有助於解決社區所面對的問題,而學校也可因此在進行研究時,獲得更真實、豐富的研究資料,取得更好的研究結果。
            TCRC並爭取到資金,辦理以社區為基礎的研究項目(Community-Based Paticipatory Research in a Diverse Community, 簡稱CBPR)
            塔大醫學院臨床及轉化科學研究所(The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Institute)助理教授梁嘉慶(Carolyn Leung)昨日邀請兩項CBPR項目出席,報告辦理結果,並鼓勵社區機構把各自需要解決的問題,尤其是與醫療服務及健康有關的問題,變成塔大的研究項目,彼此攜手合作,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梁嘉慶昨日安排了亞裔反家庭暴力小組(ATASK)、亞裔乳癌項目、以及曝露在高速公路下的社區健康評估(Community Assessment of Freeway Exposure and Health)等三個項目做報告。她也提及,針對亞裔社區做項目時,所有材料及報告,必須翻譯,耗時費力及花錢的程度,遠超過他們的想像。她也因此稱讚各合作機構及熱心人士,指參與者所獲報償遠不抵於付出。
            塔大和亞裔家庭暴力小組合作的研究項目為「賦權(empowerment)」,藉由焦點小組討論,嚐試瞭解家庭暴力受害者對賦權的看法與了解,如何辦理服務,才可以讓這些家暴受害者更有能力應付所面對的問題等。
            梁慶嘉和Sujata Ghosh在會中報告時表示,在為期六個月,使用了許多雙語材料、人員的活動中,家暴受害者表示,有能力回饋社會,也是一種賦權的表現。她們願意站出來,為其他受害者提供支援,聊以回饋當初幫助她們的社會。
            根據塔大塔芙茨社區研究中心(TCRC)今年六月提出的報告,抱有關注社會機經濟不公平,改善社區健康這兩大宗旨的該中心,現由該校Tisch學院全額資助。執委會成員包括八名該校教職員,一名行政人員,兩名學生,以及八名社區代表,兩年一任,可連任。
            該中心的曝露在高速公路下的社區健康評估(Community Assessment of Freeway Exposure and Health)研究項目,以及針對移民家庭中肥胖問題的「活得好」研究,向聯邦衛生署(NIH),以及聯邦兒童健康發展機構等申請CBPR資助,共為該中心及合作夥伴獲得七百萬元經費。
            Doug Brugge表示,塔芙茨社區研究中心(TCRC)執委會中,有兩個席位是保留給華埠地區的。過去這些年來,華埠的代表流動性頗大,目前出缺。他希望華埠社區能有熱心人士再度參與,充份利用塔大的教學資源,解決社區內的問題。
            塔芙茨醫療中心(Tufts Medical Center)的「適應項目(Project ADAPT)」夥伴,包括塔大教授及職員梁嘉慶、Laurel LeslieDoug Brugge、麥小燕,塔芙茨醫療中心社區健康主任曾雪清,亞裔乳癌計劃黃千姬,中華耆英會張昆,張青梅、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李隆華等人,昨日有多人在座。

圖片說明:

            塔大公衛及社區醫學教授Doug Brugge()是塔芙茨社區研究中心(TCRC)的主要發起人。他所主持,以華埠及尚莫維爾為對象的「曝露在高速公路下的社區健康評估(Community Assessment of Freeway Exposure and Health)研究項目」,曾獲NIH逾百萬元資助。(菊子攝)

            塔大助理教授梁嘉慶(左一)請亞裔乳癌計劃黃千姬等人說明和塔大合作,研究與服務同步進行的經過。(菊子攝)

            亞裔反家庭暴力小組董事長陳婉娉()在會中提問。(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