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9月 30, 2016

MIT鼓勵文理並重 為鄭洪新書"南京不哭"辦接待會

MIT 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鄭洪。(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綜合報導)跨入2017,就是南京大屠殺80週年了。儘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5年已把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日本卻迄今從未就此向中國正式道歉。促使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鄭洪以英文寫作南京不哭(Nanjing Never Cries)”一書的原因,如今依然在。
      12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美國總統奧巴馬陪同下訪問珍珠港,悼念在日本偷襲珍珠港時大約2300名的美軍死難者,但70多年來,日本卻從未到南京,或當年滿州國的東北去悼念更無辜,遭遇更慘的中國百姓,實在讓中國人情何以堪。
      簽書留言時常寫一句書成國恨心猶烈的鄭洪,每提起南京,心頭就湧起萬般滋味。他希望有一天,有人能把南京不哭這本小說,和其他的相關題材,資料揉合起來,拍一部像辛德勒名單那麼有震撼力的電影,更廣泛的讓西方世界知道,有2030萬的中國百姓是那麼無辜,悲慘的受害者,日本絕不是不少美國人認定的二次世界大戰受害者。
"南京不哭",英文版第一刷,一天之內售罄。
中文版訂2016年12月13日由中國藝林出版社發行。
      祖籍廣東省茂名縣的鄭洪是19376月出生的。幾十天後,盧溝橋事變,中日開戰,他跟隨家人逃難,飛機來時要拼命跑,沒被機關槍掃中,就趕緊躲進防空洞。轟炸結束後走出來,只見亂竄火苗,處處硝煙,遍地焦屍,悲切的哭聲不斷傳來。
      這經驗深埋在他心中,讓他一直有著有朝一日要寫本書,描述這段歲月的心願。抗日勝利後,他隨家人遷居香港,1949轉澳門,然後到台灣,進建國中學,台灣大學,赴美深造,並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真正促使鄭洪提筆的導火線,是1995415日那天,兩名同事突然跟他說,有個專題研討會在扭曲歷史,他最好去聽聽。那是在MIT一座大樓的9105室,3名白人,1名日本人的4個講者,向2300名聽眾說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保衛自己的特有文化,抵抗西方侵略,受傷最重,苦難最多,如果不是因為某些因素,事件,美國也許不會把原子彈在廣島,長崎。
      鄭洪當天在會場上發言,卻被當成空氣。他說事後從不少年輕人那兒知道,原來美國有許多中小學的歷史課就是這麼教的,認為兩顆原子彈,使得日本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大受害者。他事後投書MIT校報,文稿竟被刪了一大半。
      鄭洪心裡很不平衡,為美國言論的其實並不自由,為中國的無辜受日本戰火侵襲,為2030萬平民百姓被日本殘暴屠殺遭遇,感到極度不公平。
      那年的教授休假期,他到南京住了3個月,親自走訪了兩名南京大屠殺受害者,常志強,姜根福,參觀南京大屠殺博物館,蒐集了許多資料。
      鄭洪說自己選擇以小說的形式,還要用自己並不擅長的英語來處理南京大屠殺這題材,主要是希能引起更多人關注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還沒有得到公正對待的事實,讓西方人知道,在東方中國,日本曾做出比希特勒對猶太人還殘暴的行為,而且規模之大,遠不成比例。
      他知道市面上已經有張純如等人出版的南京大屠殺書籍,也有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的電影,但是別說西方人,就連中國人自己,恐怕也還有很多人不清楚。他希望這本書能促使西方社會知道這段歷史,讓哪些無辜犧牲的人得到公平對待。
      鄭洪的努力,得到很多人的幫助。他的鄰居愛麗霞(Alexa Fleckenstein)每星期二下午和他一起修改稿建的英文,前後十年,稿件大修不下10次之多。MIT出版社負責人Ellen Faran原本回覆是麻省理工從來不出版小說,但二個月,把書看過兩遍後,她決定以MIT前任校長姓名,成立了Killian Press這個部門,來出版英文版的南京不哭
      中國大陸鳳凰傳媒集團下的譯林出版社也已於1213日,中國大陸第三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天,發行中文版。
            現在就看有沒有人來拍一部南京不哭電影,提醒世人,南京大屠殺中的廿,三十萬冤民,正義待伸。



右起,教育組秘書黃瑋婷,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院長Michael Sipser,經文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鄭洪,李小玉醫師夫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