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9月 18, 2015

文協講座談鸚鵡籲保護動物、環境

想養隻鸚鵡當寵物?劉耀中,王穎欣上週末在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GBCCA)分享親身經歷,勸人別這麼做。指出這不僅是為了愛鸚鵡,更是為了保護環境,愛世界。
            最近才從紐約搬回麻州,依序分別在產品市場行銷,資產管理領域工作的劉耀中,王穎欣,誤打誤撞成為鸚鵡寵養人後,抱著既愛又悔心情,與人合作成立了“貝果鸚鵡保護聯盟(Bagelparrot Conservation Alliance)”,希望為世界上350多種鸚鵡,已有三分之一瀕臨絕種危險的情況,聊盡一分改善心力。
            劉耀中在文協的“鸚鵡的保護與困境”講座中透露,他和女友原本想買隻貓或狗來當寵物,但認為鳥可能比較好照顧,又可愛,鸚鵡還聰明的會學人說話,唱歌。結果買回家後,才發現犯了大錯誤。
            原來,鸚鵡雖小,尖叫起來,聲音響亮得有如747飛機,不但得準備越大越好的籠子,還得讓鸚鵡大多數的時間待在籠子外,每天得喂它吃新鮮有機蔬果,穀類。而且不管是多溫馴的鸚鵡,都會咬人,還會掉毛,聰明得有如猴子,海豚,甚至有如一名五歲的小朋友。
鸚鵡還很會認人,會和他們第一個接觸的人,培養出黏著感,從此不論落腳何方,都會記著以前的那個人,見不著就鬱鬱寡歡的咬自己羽毛。但是一隻鸚鵡,壽命可以長達一百年,寵物鸚鵡卻平均兩年,就因各種原因被出售,交易,或丟棄,寵養鸚鵡,因此其實很殘忍。
在他和女友之間,他們的鸚鵡“貝果(Bagel)“就認定了和他相依。當他和女友相聚時,貝果總是一定要夾在他們兩個中間。他喊女友名字時,貝果也會搶著回答,只有當他不在時,貝果才和王穎欣友好相處。
            在美國,鳥是排名第四的寵物,僅次於魚,狗,貓。美國寵物產品協會估計,單只美國就有大約2060萬隻寵物鳥,每年還有大約25百萬的人工培養小鳥進入市場。每年也有大約80萬隻野生鸚鵡被獵捕,8萬隻被合法的運輸出口,但其中90%都在運送途中死亡。鸚鵡做為寵物,因此也價格不菲,至少一千元以上。
除了獵捕之外,鸚鵡等這些頻臨絕種危險的動物,還面對著適居地消失,氣候變化等威脅。
世界上的動物,有一半以上以雨林為家,但世界上48%的雨林,已遭毀壞,僅只非洲一地,就每年失去400萬公頃的雨林。若照這速度繼續下去,到2030年,也就是17年之後,雨林就會完全不見了。
            劉耀中透露,因為養了這隻鸚鵡當寵物,並為妥善照顧而發現這些資訊後,他和女友決定成立“貝果鸚鵡保護聯盟(Bagelparrot Conservation Alliance)”,為保護鸚鵡,改善環境,盡一分心力。
            文協會長周映秋表示,文協的下一場講座為”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FA虛擬遊“。查詢詳情可上網www.gbcca.org


圖片說明:

         文協幹部,杜錦瑜(左起),李留中,劉瑋珊,會長周映秋,候任會長任繼敏等人歡迎講者劉耀中(右二),王穎欣(右三)。(文協提供)

         “貝果”可以站在劉耀中的肩膀上,一連幾小時都不離開。(菊子攝)

         劉泰國(左一)也在會中向劉耀中(右一)提問。(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