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一, 8月 31, 2015

文協健康講座讓你知道眼科學和視光學差異

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日前以講座,讓四,五十人更進一步瞭解眼科學(Ophthalmology)和視光學(Optometry)的不同,常見的眼疾病有哪些。
            這講座由劉怡彤(Erica Liu)講解,主要內容包括美國的醫學制度,眼科學和視光學的不同,基本的眼睛功能,以及常見眼疾病。
            在美國要當一名醫生不容易,必須先唸四年大學,再讀四年醫學院,然後花三到六年時間做住院醫生,經過一到四年的深入學習,才能正式成為醫生。
            在這過程中,有各種的服務供應機構,行政人員,保險,醫藥及設備,病人等各方面考量。
            醫生行醫時面對的挑戰包括和大機構的行政人員,保險商之間的溝通,病人面對的挑戰是要掌控自己的健康,知道自己長期以來服用哪些藥物,身體健康情況,懂得主動索取自己的醫療紀錄。
            劉怡彤(Erica Liu)指出,一個有趣現象是,病人對醫療結果的滿意程度,常常和高醫療費用及高死亡率有著成正比關係。根據他們的了解,這其實是因為醫生開更多藥,要求做些可能不必要的手術,反而能滿足病人接受了治療的感覺。
            醫生們近年面對的挑戰還包括加州的住宅及緊急庇護信託基金法(Proposition 46)規定,包括提高了加州在非經濟損害的州定上限,要求醫生做藥物及酒精測驗,在開給某些受控制的藥品時,須先諮詢處方藥數據庫。
        眼科學和視光學的最大不同是一個包含做手術,一個主要是做驗光。從事眼科學,必須上醫學院接受正規的動手術培訓,能做複雜醫療,懂得開藥。從事視光學,只要上視光學校,屬於一般治療科,可以處理視力不佳個案。
            談及視力檢測時,Erica Liu建議小孩子要做經常性檢查,大人在40歲以後,應該至少做一次完整的檢查。
            和眼睛有光的常見疾病包括,在全球4080歲的人中,約3.5%染患的青光眼,在美國是糖尿病導致眼瞎的病例最多,人年紀大了以後的老年黃斑病變,眼膜剝落,紅眼症,乾眼症等等。
            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會長周映秋,任繼敏,史先澍,李留中,杜錦瑜,劉瑋珊等幹部,或錄影兼拍照,或搬桌椅檯凳,還有人做點心帶到會場的在講座當天分頭服務,讓文協會員們感到很溫暖。
            文協的下一場講座訂912日(週六)下午兩到四點,在文協會址(437 Cherry St., Newton, MA)舉行,主題為全世界寵物受歡迎度排第三,僅次於狗及貓的“鸚鵡”。

圖片說明:

            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會長周映秋(左起),史先澍,劉怡彤(Erica Liu),任繼敏,李留中,杜錦瑜,劉瑋珊等文協幹部為辦講座服務。(菊子攝)


            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會長周映秋(右)和候任會長任繼敏(左)為服務會員,同心協力。(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