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1月 23, 2015

于翔、蔣晴音樂會樂評家盛讚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上週末(十七日)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喬丹廳舉行“于翔,蔣晴”音樂會,吸引了二,三百人出席,博得樂評家盛讚。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欣慰表示,看見年輕音樂家們表現這麼優秀,社區有這麼多人捧場,讓人打從心底高興。
            拉小提琴的于翔在內蒙古出生,十一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六年前來到新英格蘭音樂學院進修,去年取得藝術家文憑,目前仍在修讀碩士。
            儘管于翔現仍在學,但他在2010年贏得梅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首獎前,就已經常應邀出外演奏,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內早有名氣,十七日晚有不少人是慕名而來。
            當晚于翔和來自鎮江,已獲茱莉亞音樂學院碩士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博士學位的鋼琴家蔣晴合作,演奏曲目包括莫扎特的E大調慢板,K.261,C大調 Rondo,K.373,貝多芬的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C小調第7號,Op.30二號,德布西的小提琴和鋼琴奏鳴曲 G小調,L 140,以及徐可的天際鴻音,拉威爾的茨岡。
            其中由來自杭州徐可作曲的“天際鴻音”,當天是世界首演。
            樂評家吉姆麥當納(Jim McDonald)會後以”從少到多,還要多(From Less to More, and Beyond)“為題,寫了一篇評論,稱讚于翔,蔣晴兩人表現了高超的藝術水準,逐漸征服全場聽眾,從內斂,紳士味道的莫札特,激昂動盪的貝多芬,一直到變化多端的演奏德布西奏鳴曲,然後是徐可的天際鴻音,拉威爾的茨岡,讓整個音樂廳都光亮起來。
            其中也有很多快速度的激情演奏,有蛇吞己尾的的那種驚心動魄感。
            吉姆麥當納指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請徐可專為于翔這場音樂會作曲,用了些內蒙古傳統音韻的“天際鴻音“,更是有如掛毯般,為這場音樂會增添了許多姿彩,效果,安靜,寧逸,既有羅曼蒂克感覺,有些時候還有爵士味道。
            在音樂會中還有一段感人場面。于翔在演奏曲目之間,向譚嘉陵獻上誠摯的感謝。會後他透露,六年前他獨自一人來到波士頓進修,期間搬過許多次家,有許多遭遇,是譚老師讓他吐訴心聲,撐了過來。
            十七日晚,排隊等候致意的人龍,排得很長。

圖片說明: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左起)和音樂會表演者,于翔,蔣晴,徐可會後合影。(菊子攝)

            于翔(中)的老師和老師的女兒都是音樂界名人,也在會後排隊致意。(菊子攝)


            于翔在音樂會中感謝譚嘉陵。(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