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三, 1月 15, 2014

中國一級武術員陳笑儀哈佛談中國武術譜系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學術講座委員會主持人岳林()
陳笑儀(左)回答出席者提問。(菊子攝)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學術講座委員會上週末舉辦講座,淺談“中國武術譜系”,討論簡化,使如跆拳道,瑜伽術一般,傳揚全世界的可能。
陳笑儀坦言,學習武術並不那麼簡單,以致
推廣不易 。(菊子攝)
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學術講座委員會主持人岳林介紹當天的主講人時指出,2012年畢業于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本科的陳笑儀雖然年輕,卻成績斐然,俱有國家一級武術運動員,一級武術裁判員,一級健身指導員等身份。2011年到香港參加第九屆國際香港武術比賽時,還一口氣獲得女子太極拳,八極拳,少林劍,少林拳等四項冠軍。
岳林透露,太極等武術近年也更受歐美重視。哈佛大學的一個身心研究項目,就把太極加入了研究領域中,在項目成立時,還請他去朗誦了一首詩。
陳笑儀在會中從歷史,門類的角度,概論了“中華武術的譜系”,還應聽眾要求,即席示範了拳劍。
 陳笑儀在現場示範拳,劍。(菊子攝)
她指出,中華武術源起於原始社會的狩獵和搏擊,在古代稱為“武藝”,從秦漢以後才稱為“武術”,歷經唐宋元朝,逐步形成體系,跨入明清後,發展至高峰時期。民國十七年時,中國還成立了中央國術館。
在明朝以前,坊間少見各家拳術、門派的記載。唐順之“武編”一書中記載的溫家七十二行拳,是中國迄今所見,最早的一個拳譜。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則記載了北方16家的拳法,包括宋太祖的三十二式長拳,猴拳,八閃翻,巴子拳等。
清朝時,拳法及門派就更多了。有北方的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極拳,通臂拳,披褂,螳螂拳等拳法;有湖南的巫,洪,薛,岳四大家;有福建的達摩,大聖,白鶴,太祖,羅漢拳法;有廣東的洪、劉、蔡、李、莫五大家,以及蔡李佛拳,詠春拳,俠家拳等。
以拳法來說,由於發展演變的多樣化,拳法名稱也五花八門,有“二郎拳”,“八仙拳”等依神聖鬼怪命名者,有“余門拳”,“法門拳”等以“門”命名者,也有以姓氏,人名,地名,動物名,日常雜物名來命名的拳法。其中以地名命名者,最出名的有武當,少林,峨眉,崆峒等。
如今在各地流行的武術,包括太極,形意,八卦等內家拳,洪拳,少林拳,炮拳等長拳;綿張拳,綿張短打等短拳;虎鶴雙形,詠春,五祖等南拳;醉拳,鷹爪拳,猴拳,螳螂拳等象形拳。
陳笑儀指出,每種拳法各有特色,每個人適合練的拳法也不一樣。例如,太極拳講究輕柔勻緩,身體過於僵硬,脾氣暴躁,沒耐心,膝蓋有重傷的人都不適合練。少林拳等長拳講究剛健有力,兒童及老人就不適合,但爆發力,柔韌性好的人就很適合。身材矮小,有靈活性,爆發力強的人適合練綿張拳等短拳。身材魁武,性格豪爽,耐力強的年輕人適合練南拳等等。
在武術精神上,陳笑儀表示,中華武術不但講究增強體能,自衛防備,更要求練習者要培養情操,身心內外兼修。
會末討論時,有出席者問,為什麼中國武術不能像跆拳道,空手道一樣,風行全世界。陳笑儀認為武術包含太多內容,要求也高,要修煉,得花很多功夫,以致不易普及。她在學校的老師們也在苦思這個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