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8月 06, 2013

柯曼雯談中醫養生 勸人晨喝水晚泡腳

「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中醫師柯曼雯上週末在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講「大家來談養生」,勸人晨喝水、晚泡腳、勤走路、深呼吸,養成身動心靜,形體中正的好習慣,保障了各人自我調節功能,就能達到養生目的。
      養生顯然是許多人有興趣的話題,大波士頓文化協會(GBCCA)的這場養生講座,吸引了不下60人出席。許多人還在講座結束後,圍著柯曼雯探問穴位、按摩及泡腳方法細節。
      柯曼雯是文協資深會員,曾任文協合唱團團長。她在迪吉多、英特爾等電腦公司工作23年之後,追求中醫養生、治病、濟人的理想。兩年前從新英格蘭中醫學院畢業,取得中醫藥及針灸師職照,現已在牛頓市開業行醫。
這天她從中國最著名、最古老,約在西漢中晚期,亦即兩千多年前寫成的黃帝內經談起,和出席者分享她鑽研整理出來的簡易養生心得。
她指出,黃帝內經這本書,主要是教人如何飲食有節,起居有常的健康養生,重點在於讓身體充滿正氣,平衡陰陽,提高免疫力,並在令人致病的邪氣侵犯身體時,藉助中醫調理,讓人通過身體自癒功能恢復健康。
一般來說,健康是由遺傳等內在因素,外在環境、醫療條件及個人生活方式等4大因素決定的。其中個人生活方式佔的比重高達60%,因而每個人真正的醫師其實是各人自己。
如果各人出現容易疲倦、腰酸背痛、情緒低落、焦慮緊張等身體、心理狀況時,多半是疾病前兆,最好的因應之道是治未病,也就是在病症還未形成之前處理。
柯曼雯引用了北京中醫藥大學郝萬山的「長壽之道在心要靜,身要動」理論,闡述不要用情緒去處理事情,就不會影響健康,以及孫思邈的「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不悉生,禍亂災害也無由作,此養生之大經也」說法,勸人要善待自己。
當然,人的年紀大了,跨入中老年後,身體的自我調節功能減低,但不妨透過拍打法、312經絡鍛鍊法、手足按摩法、拔罐法、刮痧法及針灸來刺激恢復自我調節功能。
她指出,中醫治病有所謂五步曲,包括食療、(足底按摩、經絡按摩、刮痧等)、針、灸、藥等,但是藥三分毒,只有其他方法都無效時,中醫才開始用藥。
要保養正氣、陽氣,可以練脊柱健身操,常吃生薏米加赤小豆煮的粥或湯水,去除體內濕邪之氣。
柯曼雯還講了中西醫之間的差別,基本的養生之道,強調泡腳比吃補藥還好。
柯曼雯認為泡腳是非常簡單有效的養生做法,因為人體從膝蓋以下到腳底,有許多重要穴位,只要在溫水中泡到全身發熱,微汗,堅持三年,就一定看得見身體經絡疏通的改善效果。
至於祝總驤教授提倡的312經絡鍛鍊法,主要講合谷、內關、足三里等3個穴道,1種腹式呼吸,以及例如走路等以雙腿為主的體育活動。
      當天的出席者中,好些人曾跟著柯曼雯到商店裏採購泡腳盆。曾任GBCCA會長的譚彩旋則在講座結束後和朋友閒談時透露,柯曼雯講的312經絡鍛鍊法,她已練了一年有餘,真的有效,以前整天坐在電腦前工作造成的腰酸背痛,全消除了。

圖片說明:

      中醫師柯曼雯示範內關穴的位置。(菊子攝)

      張鳳(前左)提問,文協會長(後立者)、柯曼雯()聆聽。(菊子攝)

      柯曼雯的姊夫()從生物化學角度談他的看法。(菊子攝)

      柯曼雯(左二)為出席者描畫穴道位置。(菊子攝)


      劉泰國()愛妻心切,親自上場當義工,協助示範足三里穴道位置。(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