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三, 11月 16, 2011

朱小棣「新狄公案」出中文版

 從英文寫作回歸中文寫作的作家朱小棣,有本2006年英文舊作,偵探小說「新狄公案(Tales of Judge Dee)」,繼去年譯成法文,獲法國歷史雜誌歷史偵探小說榮譽獎後,今年再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譯成中文出版,又引人回頭探看中國的偵探文化。
            「狄公案」是荷蘭外交官高羅佩( Robert van Gulik )在東京二手書店翻到一本十八世紀(清朝)的中國偵探小說狄公案後,於1949年翻譯出版的英文書。由於他深受書中判官同時審理三案的英明描述吸引,其後以唐代宰相狄仁杰為原型,重新整理創造出一系列推理偵探小說,並在歐美掀起中國熱。
根據維基百科,高羅佩在1957年到1968年間,共出版了24本狄公案系列。其後有法国Frédéric Lenormand 法文創作了15本小说;法国人Sven Roussel創作了1部小说。
本世紀有朱小棣比照出版了一本「新狄公案」之外,2010年,在高羅佩誕生100週年之際,還有香港導演徐克,安排劉德華、劉嘉玲主演了一部「通天神探狄仁傑」。
            目前在哈佛大學住宅研究聯合中心擔任資深研究員的朱小棣,寫這本「新狄公案」,源自十年前讀到一本高羅佩的狄公案英文版小說,發現是自己小時讀過的譯本原文,突發奇想,也來演繹,從「棠陰比事」中,挑選高羅佩未用過的故事,揉合整理,歷時五年,寫成十案。
            朱小棣覺得,「狄公案」之所以引人入勝,不只是狄公判案的曲折、懸疑,更因為高羅佩透過涉案各方,維妙維肖的展現出中國的文化氣息,社會面貌,因而引人入勝。中國社會從古至今,也似乎都有著像狄仁傑這樣的一批人,面對貧富不均、權勢地位不公平的社會,要為有著很大委屈的人民,擺平事情。整個社會也幸好有這些人撐著,得以穩定發展下去。
            至於中文版的「新狄公案」,朱小棣坦言,儼然一本全新創作。他很慶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安排的翻譯姚潁,中文水平很好,不但翻出了英文版文句意思,還能採用類似事件發生那個年代的語言、文氣,給讀者一個適當的年代感覺。
            耶魯大學歷史教授濮德培(Peter C. Perdue)的書評,指朱小棣「讓消失的中華帝國再生,意味著傳統中國有許多令人欽佩的價值觀,值得現代社會尊重」,他要向任何喜歡公案小說,以及對中國歷史感興趣者推薦此書,讓朱小棣深覺「於我心有慼慼焉」。
            在南京出生,出版過「紅屋風雨三十年」,獲得過1998年「傑出學術圖書」獎,為父親朱啟鑾所撰寫的文章,獲美國當代著名作家文集「父親─一名作家誌記父子親情」收錄的朱小棣,目前服務於哈佛大學住宅研究聯合中心,擔任資深研究員。在「新狄公案」一書外,他還另外出版了「閒書閒話」、「地老天荒讀書閒」等散文集。第三本閒書系列書籍,將由北京京城出版社發行,已進入三審階段。
            「新狄公案」一書中文版,波士頓書局有售。
 
圖片說明:

            朱小棣。(菊子攝)

            朱小棣在哈佛大學住宅研究聯合中心的辦公室,有面大窗,可一眼看盡戶外春夏秋冬的自然風景。(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