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4月 22, 2011

哈佛大學生檢視天安門歷史 麥法圭:中國課題─贏回國際尊重


對許多人來說,「天安門」事件已是廿二年前的往事。哈佛大學校園內,十名中西各半的本科生,廿日卻在結業報告會中,摸索這段歷史在人文、社會、經濟到藝術上,對中國及其人民的影響。
            特地趕往出席的一批海外香港華人民主人權促進會忠實成員,對「人們沒有忘記」很感欣慰。
中國問題專家,也是哈佛大學歷史及政治學教授麥法圭(Roderick MacFarquhar)當天應邀為會議做總結時指出,中國及其人民現在面對的最大課題,其實是贏回國際尊重(respect)
麥法圭認為從五四運動、六四事件一路下來,中國遲早會改變,但並沒有任何一樣獨特事項是該先做的,因為政經、社會、文化,其實都在不斷的互相影響。直到中國獲得國際尊重了,人民也全都尊重國家領導人了,中國就會成為一個穩定、強大的國家。
麥法圭認為,中國在沒有一個如毛澤東、鄧小平一般的強勢領導人之下,國家又沒有明確的意識型態(ideology)、學說(doctrine),享有極大特權的黨,今時今日還面對著腐敗、貪污,得不到早年那種人們由衷尊重的情況,政權可能脆弱。但政治問題並不能用政治手段來解決。
廿日在哈佛大學哈佛園波約斯頓廳方氏禮堂(Fong Auditorium, Boylston Hall)舉行的「歷史及記憶中的天安門」會議,是十名選修了「天安門」這堂課的學生策劃舉辦的。
教授這堂課的哈佛東亞語言文明系老師何曉青(Rowena He)來自香港。她在接受該校校報Gazette訪問時透露,她們那一代的中國人,都有著為國家犧牲、奉獻生命的理想主義,但政府和民間卻對六四事件有著極不同的說法。她自己無法忘記這段往事,想不到學生們也都對這課題很感興趣。
            這批學生在為會議製作的網站上說名,他們是一群1989年以後出生的哈佛大學學生,和當年在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們年紀相當,上了何曉青(Rowena He)博士的「有目標的反判:天安門運動的歷史與記憶(Rebels with a Cause: Tiananmen in History and Memory)」課後,決定以一場會議,闡述他們看到的「歷史及記憶中的天安門」。
            這些學子坦言,起初他們並不太知道天安門事件。其中有的華裔學生更坦言,父母當年是身歷其境者之一,卻從未和他們談過這些事。他們認為,過去這些年來,有關天安門的會議、講座無數,但由大學一年級學生來說看法的,相信這還是第一次。他們希望讓人們知道,現代的年輕人也一樣能夠獨立思考,在辯證中學習,而且雖然時隔久遠,但他們也沒有忘記天安門事件。
 
圖片說明:

            十名哈佛本科生舉辦會議談天安門。(菊子攝)

            麥法圭教授為會議做總結。(菊子攝)

            高德曼(Merle Goldman)教授為其中的一個講座任主持人。(菊子攝)

            學生們最後以一場戲劇表演為會議做總結。(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