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6月 29, 2010

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訂七月底交計劃

「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在廿六日舉行最後一次公眾會議,共約七十八人出席。主持會議的梁志生說明,預定七月底印出完整計劃書草案,供民眾索閱,未來將籌組執行委員會,推動八方面的長、短期行動計劃。
負責統籌「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華埠牌樓聯絡員梁志生當天主持會議,以重新整理過的三十二頁幻燈片,向出席民眾從頭到尾再解說了一次,「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由來及研究調查結果。
「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是在一基金會贊助三十萬元給華埠牌樓聯盟後,於2008年十二月,由華埠牌樓聯盟協調員梁志生統籌,組成十三人的監督委員會(Oversight Committee),聘用了紐百利堡(Newburyport)的Taintor & Associates和勒星頓鎮(Lexington)的社區圈(Community Circle)這兩家在社區發展上有經驗的市場調查公司,進行資料收集工作。他們並邀請了李燦輝等九人組成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提供意見。
他們在2009年七月到十月間,舉辦了三次第一階段公眾會議。在2010年四月到六月廿六日止,再辦了三次第二階段公眾會議。在六月廿六日的這次會議後,兩間受聘公司將總結會議期間搜集的各項資料及民眾意見,做成一份報告,預定七月中發行。
會議中,包括Shirley Kressel等人提出的問題,幾乎都環繞著發展計劃訂出來後,該如何落實打轉。
梁志生說明,為落實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目前訂定有一些長短期行動計劃。短期行動的目標為改善現有公共空間、加強安全,減少犯罪,鼓勵居民參與社區規劃討論等,做法包括把夏利臣街改成連接市區、華埠及南端的主要人行道,重新設計菲利普廣場,增加照明設備,建警察亭,辦公眾論壇等。長期行動計劃的目標有保持現有的可負擔住宅,增加民眾擁有住宅機會,吸引開發商建造混合收入房屋,加強包容性房屋政策,建造華埠圖書館分館並訂定活動項目,以及和當地機構或大僱主合作,最大化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等。
梁志生廿六日在主持會議時,再度重申,政府、私人機構和社區等三方面必須互相合作,社區發展計劃,也就是華埠總體發展計劃,才有可能落實。
梁志生會後指出,廿六日的公眾會議和前兩次不同處,主要在於提出了行動計劃建議,以及增加了可支持華埠社區發展的四個入口地區的地圖等。
和前次公眾會議內容相同的包括華埠社區發展展望,希望把華埠建設成為多元化社區,亞美經濟及文化中心,十一項目標包括保持華埠作為新移民踏足點的地位,保留可負擔住宅,增加區內適合不同收入屋宇的可選擇種類,改善地方安全,注重綠化、清潔,擴大公用空間,推促公民參與政治與社會活動等。
在土地使用上,製作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工作人員研究了五個區域,包括華埠、南站、南端、中城文化區、皮革區等。在人口上,他們做了華埠與波士頓市的比較,例如亞裔居民佔華埠的47.1%,佔波市的8.1%。在年齡上超過六十五歲者,佔華埠的21.4%,佔波市的僅10.8%。
該一報告也指華埠共有4066個住宅單位,其中1246個單位是2000年以後新蓋的,目前還有1240個單位已獲批准興建。這些住宅中,有71%為等於或少於一睡房的單位。
華埠內的商家,1988年時只有176家,現有300家。絕大部份的麵包店或餐廳,都只聘用五到廿名員工。華埠內的工作人員,65%g從事醫療服務及飲食業。學校及醫療服務等機構共聘用了11000人左右。
整份幻燈片,內文也全都是中英雙語,的確照顧到英文不佳的地方居民。
「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廿六日還頒發優勝獎狀給「青少年藝術大賽」優勝者。該一活動共有十五人參賽。中華僑立學共有六人參賽,三人獲獎。該校校長梁惠瓊特地率師生家長出席祝賀。
波士頓重建局華埠計劃經理金秀玉在「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進行調查及開會時,都和相關人士保持密切聯繫,以瞭解社區的發展意向動態。但她也曾經在回答本報提問時指出,1990年的華埠整體發展計劃是由波士頓市府主動發起製作的,因此列為波市府的社區發展指導,波市內的許多土地發展區域規劃(zoning),就是依據該一計劃的研究結果制定的。但是2000年的華埠總體發展計劃是由華埠人士自行發起製訂的,波市府只是收取了一份結果報告,放入檔案,該計劃並不具有任何官方規範效力。現在的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迄今的處境和2000年總體發展計劃一樣。
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廿六日會議幻燈片,已上載到www.chinatowngateway.org/mp2010.htm。
查詢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詳情,可洽617-635-5129 分機1071,或電郵info@chinatowngateway.org。


華埠整體發展計劃委員會名單:
監督委員會成員,包括梅月嫦、黃述沾、Jeff Hovis、李素影、劉華權、曾雪清、余民光、梁永基、陳丹心、周創業、陳灼鋆、余仕昂、高少榮。
技術委員會成員,包括李燦輝、鄭繼良、張冬、駱理德、何陳素珍、陳灼鋆、Marrikka Trotter 、Randall Imai 、Barbara Rubel 。

圖片說明:

「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出席委員和得獎學生們合影。(菊子攝)

「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青少年藝術大賽得獎者。(菊子攝)

幻燈片中還包括具潛力的五個發展地段。(菊子攝)

廿六日的「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公眾會議增加了支柱區的地圖。(菊子攝)

會場情況。(趙添琦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