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三, 4月 29, 2009

牛頓中文學校帶動紐英崙地區中文學校冒如春筍

牛頓中文學校今年慶祝成立五十週年,繼三月十四日舉辦社區日感謝晚會後,四月廿五日又在麻州大學孔子學院內舉辦一日會議,研討中文教學,暢議成立中文學校協會。五月三十日還將在勒星頓(Lexington.)的凱瑞紀念廳(Cary Memorial Hall)舉辦一場大型表演,來把慶祝活動推到最高潮。
在四月廿五日發給出席者的場刊中,牛頓中文學校自我介紹,該校是1959年時由五個華人家庭創辦成立的。過去這五十年來該校從五個家庭到有逾千名註冊學生的發展、變化,就有如大波士頓華人社區的一頁發展史。
這一場刊對牛頓中文學校的描述包括,該校最早是由從中國直接抵美的知識份子創辦。成立後的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間,由來美留學定居的台灣移民維護,八十年代以後,中國大陸對外開放,牛頓中文學校也陸續有新一批從中國大陸抵美的留學生,移民們參與、推展。
場刊還指出,由於人員的變遷,促使中文學校不斷做更新與調整,以儘可能滿足廣大學生、家長、教師的要求。
有熟悉牛頓中文學校近廿年演變者指出,這其中的一大變遷,就是從中國大陸抵美家長陸續取代從台灣抵美家長,成為學校整體組成份子及行政人員的骨幹。
牛頓中文學校也在這些年間,儼然母親般,衍生出一所又一所的中文學校。
華心中文學校董事陳瑞虹,當天代表該校向牛頓中文學校五十歲道賀。她在致詞中敘述的淵源,比場刊更直接的談到牛頓中文學校「擴展史」。
陳瑞虹表示,牛頓中文學校由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GBCCA)(這一名稱在牛頓中文學校場刊中被印為「大波士頓區文化協會」)成員中的幾個家庭於1959年創辦後,1972年時,牛頓中文學校的部份家庭,另立勒星頓(Lexington)中文學校。1982年又有部份勒星頓中文學校家長另立全是福(Chelmsford)中文學校。當年這三個中文學校,全都棣屬於GBCCA。
到1987年GBCCA發動籌款,並於1993年自置會址後,部份GBCCA成員又在會址內成立了華人中心勒星頓中文學校,簡稱華心中文學校。
1996年成立,設在傅萊明罕鎮(Framingham)的世紀中文學校,在這場刊上也自爆與牛頓中文學校有深厚淵源和緣份。
就如牛頓中文學校場刊中所輕描淡寫的中國抵美知識份子,台灣移民,中國大陸留美學生、移民等。在過去這近百年間,大波士頓地區華裔人士雖然一樣都選擇定居、留學麻州,但彼此背景各異,各人性格及聚居地點不同,紐英崙地區的中文學校於是順應時勢的開枝散葉。從最早的廣教學校、牛頓中文學校,繁衍到今日的共有將近三十所中文學校。
這些中文學校,各有不同的創辦背景與成員結構,說廣東話,來自台灣,來自中國大陸,來自工薪家庭,來自博、碩士專業人員家庭,講究注音符號或拼音,注重音樂、書畫等藝術課餘活動,不一而足。
以廣東話教學為主的中文學校,除了廣教學校以外,還有英文名字是牛頓廣東話學校,創立於1978年的紐頓中文學校,以及昆士中文學校、中華僑立學校,忠義學校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