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12月 12, 2008

因應全球經濟不景 華埠社團待攜手團結謀共識

華埠社區聯盟創辦者之一的梅大衛,昨(十一)日指出,面對經濟蕭條,各界經費緊縮的大環境,華埠內各社區機構現在的首要之務,恐怕是應該團結合作,就這一波的經濟不景,對各機構將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彼此可以如何互助,該用什麼方法來因應,找出一個共識。
華埠社區聯盟(TCC)最近這幾個月,幾乎每次開會都撥出一部份的時間來討論TCC的原始宗旨,探詢各機構優先關切的議題,以期訂出方向,在繼續向前發展時,能更切實的達到服務社區的目的。
昨日TCC特地把創辦人之一的梅大衛找回來分享經驗。
眼見出席者中,有近一半以上在他們當年創辦TCC時,還是個不到十歲,或僅只是青少年的年輕一輩,最近這幾個月來面對的是他們當年在1989到1991年之間,以及2000年的九一一以後相類似的經濟危機,有著歷史會重複感慨的梅大衛,略述了TCC的宗旨,也建議道,華埠社區聯盟應召開區域會議(regional meeting),邀集地方上的所有機構分享各自目前面對的衝擊、議題有那些,並一起腦力激盪解決辦法。同時以團體的力量,讓主流社會或相關機構知道,亞裔社區也受到經濟不景的衝擊,正面對著那些問題。
他也指出,在目前的大環境中,清潔能源、綠化工作,以及青少年服務等,是聯邦、州及市政府都會優先撥款的對象。華埠內機構不妨討論,並利用各自的資源,攜手研究聯邦、州、市政府,私人基金會,以及個別人士在政策方向、經費多寡、撥款條件等大環境,彼此申訴面對什麼樣的議題,再談互相合作,以攜手爭取經費,因應難關。
麻州眾議會議長戴美士的社區聯絡員何陳素珍在會中表示,要達到這一目的,華埠社區聯盟必須更主動的招睞社區內不同機構參與討論,才能真正達到華埠社區聯盟代表絕大部份華埠社區的效果。她指出,社區內沒有多少機構會像她這樣,自己主動來向華埠社區聯盟打探消息,要求參與。但那些機構即使不參加華埠社區聯盟,仍是不可否認的華埠一份子。
華埠社區中心行政主任伍綺蓮表示,波士頓基金會已和該中心聯繫,有意支持該中心在下週籌辦一場這樣的會議。不過梅大衛建議,這會議最好交由華埠社區聯盟這一中立機構來主持。
大約二年前辭去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行政主任一職,轉任Hyams基金會項目專員的梅大衛,曾和華埠一起走過至少四分之一世紀。華埠社區聯盟也是他和梅雪嫻、李蔭棠等人在1991年左右創辦的。
梅大衛指出,當年他們發起成立華埠社區聯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供一個平台,讓社區內的機構互通有無,在適當的議題上攜手合作,既謀求各自發展,更以促進社區的整體進步為理想。現在是一個又需要大家更認真的走到一起的時候了。
塔芙茨大學社區聯絡主任芭芭拉魯貝(Barbara Rubell)昨日在會中代表塔大,就該校申請的更新總體發展計劃做了說明,提醒出席者十二月廿四日是公眾置評的截止日期,當年華埠青年會以大汽球做會所,現為停車場的廈利臣街上R1地段,塔大有發展權,但目前並無任何施工計劃。
身為TCC元老之一的芭芭拉魯貝也表示,在TCC成立之前,華埠之內的各機構,幾乎都是各行其是,不相往年,TCC的成立,改變了華埠內非牟利機構之間的互動生態。不過在各界經費緊縮之際,要這些都得爭取營運經費的機構合作,不是件容易的事。
昨日在會上,范王柳娥報告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和哈佛大學的瑞德克莉芙學院史立辛格(Radcliffe Schlesinger)圖書館合作,刻正展出「紐英崙華美婦女」圖片及歷史展。該會正促請哈佛把這一展覽帶進華埠來。查詢這一展覽,可洽617-495-8647,或上網www.radcliffe.edu/schlesinger_library.aspx。
華人前進會青年工作員Lisette Le在會上報告,籲請社區大眾於下週一的早上十點,到波士頓市議會出席新一輪的雙語選票家規法公聽會。她表示,波市議員尹常賢和即將上任的麻州參議員陳翟蘇妮(Sonia Chang Diaz)已和麻州州務卿威廉蓋文談過,商談出新的內容,將於當天在會上由市議員們進行討論。

圖片說明:

華埠社區聯盟昨日的會議,元老級的李蔭棠(右三)也出席了。(菊子攝)

梅大衛是華埠社區聯盟的主要創辦人。(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