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12月 15, 2007

IQ Chinese 華文處處通

新創互動教學軟體 師生都喜歡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普源(Primary Source)、中小學中文教師協會(CLASS)、麻大波士頓分校孔子學院等機構合作,八日舉辦的「紐英崙中文教師網」秋季會議,讓四、五十名出席者對學中文的電腦輔助教材,竟已發展到這麼有趣、好用的地步,全都感到驚訝、欣喜。

八日的「紐英崙中文教師網」秋季會議,重點之一是介紹正在策劃中,預定2008年春季開課,由麻大波士頓分校孔子學院承辦的「中文教師培訓班」。

劍橋市公立學校世界語主任,也是麻大網上課程教師的瑪麗卡薩傍(Mary Cazabon)表示,該一課程有四種對象,有心要教中文者,要取得中文教師執照者,要通過麻州中文教師執照考試(MTEL)者,以及有意取得應用語言碩士學位者。他們目前的設計是為每一名入學者,配備一名輔導諮詢員,以因應各人的不同背景,提供他們達成目標所最需要的幫助。

接著的兩場科技講座,一場由牛頓公校的高潔講「科技教學模式」,一場由電腦學中文教育學會會長,推廣「華語處處通」的薛意梅,講「方法學與科技的完美結合(Perfect Marriage of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

其中薛意梅介紹的一整套IQ中文軟件,以及她在講談時,精力充沛,極具感染力的語調,以及她所談到在海外教中文的甘苦,設計教材及學習法的煞費心思,都令出席者動容。

她指出,中文是各種語言中,唯一講究音調(Tone)的,不但字不易寫,要會說也不容易。再者,廣東人、台灣人的舌頭都各有偏好,ㄌㄋㄒ等的都有說不清的地方,海外中文老師面對著一群背景不同,水準參差的學生,真的很不容易執教。

不過利用他們設計改進了多年的軟體做工具,有學生在短短一小時內,就學會了廿六個字。

她在講談中指出,學習的主要形式有六種,視、聽、觸、動作、個人及團體等。跳出固有模式來思考後,他們設計的學習方式是,視覺上採用文字遊戲,聽覺上採用五言、七言的唱唸來重複,觸覺則是利用指尖碰到電腦的那個字鍵就發出那個音,動作則是設計不同的活動來應用所學的中文,接著是在家中的學習模式,再在學校和同學打字、看字、聽字,解字,辨字,玩字,測字的互動學習等。

這麼一來,學中文就變得和玩打電動遊戲一樣,學習成績就是打電動遊戲的積分,小朋友們學習的意願就高很多。他們的軟體還設計出很精細的即時報告,也對提高興趣有幫助。

薛意梅指出,他們很瞭解海外學中文的小朋友,很多都是不情不願的被父母壓著去上學,為改變這些學生的心態,他們設計的中文學習教材,有如玩遊戲般,例如用字卡來打麻將,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上了鉤的勤於、樂於學中文。

他們也有研究,為免學生無法消化,每堂課只教不超過十二個字,而且教材設計的要讓每個字都出現廿八次以上,就能讓學生輕鬆記住。

薛意梅解釋道,IQ Chinese (華文處處通)的教材研發經費,包括來自台灣國科會的四十萬元。目前這一套軟體已交由IQ Chinese 公司發售。網上也有可免費下載的試用版。

根據網路資料,曾經擔任僑委會華文網路巡迴教師的薛意梅,是去年7月才創辦eCompuChinese電腦學中文教育學會,推廣電腦學中文的教學法。並在短短半年時間,就培育了260位種子師資,其中不少人自行創業,已經成立七所華語學習中心。

普源的胡萬里主任表示,薛意梅的電腦教學材料極為生動有趣,還看來很又效率,他們希望明年再安排一次講座,邀請薛意梅來進一步介紹這種教學工具。

下午的講座,九到十二年級部份,由波士頓公校系統世界語部資深主任林遊嵐講談「新方向:中文中多層階級的主題單位(New Directions: Thematic Units for Multi Level Classes in Chinese Language )」,六到十二年級部份,由貝爾蒙(Belmont)公校的陳一星,牛頓公校的孟元昭(譯音),講談「以目標語言來教目標語言,一到五年級部份,由波士頓公校的謝小平,布魯克蘭公校的陳立佳(譯音),講談「為年青學生準備的動作班(Movement workshop for young students)」。

圖片說明:

電腦學中文教育學會會長薛意梅()是波士頓公校系統世界語部資深主任林遊嵐()發崛,特地介紹給普源的胡萬里主任()擔任講者的。(菊子攝)

劍橋市公立學校世界語主任,也是麻大網上課程教師的瑪麗卡薩傍(Mary Cazabon)()介紹中文教師培訓班。(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