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一, 7月 16, 2007

廣教學校七月廿日慶祝九十週年 歷屆校友憶述從前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廣教學校七月廿日將盛大慶祝建校九十週年,昨(十六)日先邀請了五名在不同年代就讀的校友聚談憶舊,並宣佈橋水州立學院歷史教授杜榮佳以波士頓華人為主題所撰寫的新書,即將面世。
廣教學校昨日也特地邀請在不同年代入學,各有所成的校友出席,以見證廣教學校的不但歷史悠久,教學品質也佳。這數名校友包括1939年入學的牙醫師李錦光,1943年入學,歷任十三屆麻州州務卿行政及財務助理的陳秀英,1944年入學,嫁給曾任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陳毓琁的陳黃景佩,1965年入學,創辦網路集團(Network Group) 地產服務公司,擁有PrimeSite商務經紀公司的吳穎兒,以及2001年入學,曾獲總統學術獎,現在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的莊美莉。
廣教學校是1916年時由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所創辦的中文學校。九十年來,學校學生的組成結構、教學材料與內容、使用的教學語言,學校所在地等,都有許多變遷。
杜榮佳參考中國文化協會(Chinese Culture Institute)創辦人朱蓉於一九八七年所撰成的「麻州華人之經歷與貢獻」,訪問了許多廣教學校校友,搜集、整理了許多波士頓華人的歷史資料,預定下月完成「波士頓中的華人:1870-1965」一書。
杜榮佳指出,當年在美的華人,曾面對三大挑戰,包括18821943年間的排華法案,1929年開始的經濟大蕭條,從1930年代展延至1945年間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等。
廣教學校也幾乎可以這歷史進程做分捩點,不同年代的學生,面對不同環境,對學校及同學的感情,也大不相同。
以座落地址來說,在過去這九十年間,廣教學校搬過三、四次家,從最早落腳於後來一度是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會址所在的泰勒街二號,1931年搬到好事福街廿號,在那一待五十年,1983年搬到紐英崙中華公所大樓的泰勒街九十號,約五、六年前,一度校分數地的在昆士中學位於華盛頓街旁的校舍、波士頓安良工商會五樓,以及昆士小學校舍等地方上課,約三、四年前才又再搬回中華公所的泰勒街九十號。現在,一等座落於泰勒街八十七號的永久校址於九、十月落成後,將再搬最後一次家。
以學校教學語言來說,創校之初是台山話天下。從余璞齋、謝天錫、余啟遊,到後來五、六十年代,以黃姓為主的黃培潤、黃紀惠、黃高秀等校長都是台山人。改用廣東話教學,是從1963年敦請從香港移民來波士頓的吳陶至剛擔任校長後,才開始的。昨日應邀出席校友之一的吳穎兒笑說,廣教學校當年改用廣東話的主要原因,是她那位校長母親不會說台山話。
以學校的教課內容來說,早年的廣教學校有如中國私塾,不但教中文、中國文學、三民主義,中國歷史、中國地理,公民、社會等,甚至還教三字經、書法。到1980年湯鳳鳴接替陶至剛擔任校長以後,廣教學校也慢慢轉變得以教授中文說讀認寫為主,後來又多元化的增加英數輔導班,課餘音樂、舞蹈班,商業培訓班等。
李錦光憶述當年時表示,當年他家住雀喜(Chelsea)市,每天從正規的英文學校下課後,要搭火車進華埠,從下午四點半上課到七點半,一週六天,樂此不疲。部份原因是當年只有進到華埠,才能看到一群和自己一樣的黃皮膚、黑頭髮的同胞,他們有次還十三人一起去看電影,把電影院中的一排椅子由頭坐到尾,非常的有意思。
吳穎兒則說,是上了中文學校,讓她學到責任感與使命感,為自己的傳統文化感到驕傲,對自己更有自信,也才不致於像許多今日的亞裔美人那樣,有身份認同的困惑。
廣教學校將於七月廿日晚在牛頓市的波士頓瑪麗奧酒店(Boston Marriott Newton Hotel, 2345 Commonwealth Avenue, Newton)慶祝建校九十週年。

圖片說明:
陳黃景佩(左起)、陳秀英、李錦光、吳穎兒、莊美莉都是廣教學校校友。(菊子攝)
廣教學校校友吳穎兒()、李錦光翻看舊資料。(菊子攝)
橋水學院歷史教授杜榮佳()把他搜集的一些舊資料展示給廣教學校校友看。(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