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日, 7月 02, 2006

梅大衛揮別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


與全體職工在2005年成功籌得五百九十萬元,蓋成一座樓高五層,佔地二萬餘呎,讓華埠內非牟利服務機構幾乎全都羨慕非常的全新大樓後,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行政主任梅大衛昨日(六月三十日)揮手告別他服務了十六年以上的機構,轉往Hyams基金會,負責審核非牟利機構的申請資金計劃。
梅大衛對自己踏進社會工作後,兩度進出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有點感慨,不過他強調,離開現職,並不是離開華埠。儘管礙於利益衝突,在卸任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行政主任一職的同時,他不能留在他與華埠熱心人士一起創立的「華埠社區聯盟」,但他仍可保有「華埠信託基金會」委員的身份,將會繼續關心波士頓華埠,他成長的地方。
六歲時隨家人遷居來美,梅大衛當年落腳的第一個地方,就是波士頓華埠,在乞臣街與哈佛街的交界處。後來他家陸續搬到南端(South End)、牙買加平原(Jamaica Plain),但華埠是他的家外之家,是他在放學以後的逗留處。
他不諱言,早年的美國,地方上種族區隔分明,族裔間並不融合,大多數華裔家庭,父母為謀生活,關愛卻無暇照管子女,青少年們則感到在家受冷落,在學校或華埠以外地區,又經常遭遇挑釁,因而都把華埠當作是自己家,自己的地盤,非常同仇敵慨的結黨成群,以華埠保衛者自居。
是這樣的成長背景,讓他對華裔青少年與華裔移民父母的心境,有格外深刻瞭解,也促使他在就業、工作時,不由自主的一再回到華埠,一再以青少年、少數族裔為服務對象。
就連他即將轉任新職的Hyams基金會,資助對象也是波士頓市及雀喜市的低收入社區。
當年在布蘭岱斯(Brandeis)大學就讀時,梅大衛已在「華埠社區發展行動(Action for Boston Community Development)」打工。畢業後,從在華美福利會擔任就業輔導員,到在波士頓華人青年基本服務(Boston Chinese Youth Essential Services,現名為亞裔青少年服務)擔任青少年工作員(Youth Worker)他的第一、二、三份工作,也都在華埠
1982年到1987年是他第一度進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工作。那時候,這機構的名稱是昆士學校社區議會(Quincy School Community Council, Inc.)
那時候的梅大衛,其實工作經驗不多,昆士學校社區議會原本要招聘一名富經驗,會籌款的人。但結果,該會同時聘請了梅大衛和另一名西人,由兩人一起擔起了該會的營運大任。
後來他離開華埠,到牙買加平原社區學校(Jamaica Plain Community Schools)工作,再於1990年回到昆士學校社區議會擔任行政主任時,一名當年的董事會董事悄悄的告訴他,那位置,當年原本就是為他預留的。
但是從1988年到1990年間,他在牙買加平原社區學校(Jamaica Plain Community Schools)擔任首席項目發展員、區域協調員工作的經驗,對他後來的回到華埠工作,有很大幫助。其中讓他受益最大的,是他從該機構行政主任那學懂了「政治」,和政客建立關係的重要。
梅大衛還透露一個他守了多年的秘密,來見證他對「政治」的體會。在他回昆士學校社區議會擔任行政主任一職後不久,麻州大幅度刪減營運經費,該會轄下的托兒服務計劃,遭遇關閉危機。他打電話找當年麻州參議院議長威廉鮑傑(William Bulger)的助理幫忙。這一招,真的生效了。透過鮑傑協助,該會的托兒計劃成為當年同類機構中,唯一經費未被砍的服務項目。由於鮑傑當年要求他不要說出去,因此他也一直未告訴過任何人。
這段期間的工作經驗,還讓梅大衛嫻熟了推動族裔合作,謀求共識的能力。他回憶當年情景指出,牙買加平原號稱是多元化社區,但境內不同族裔各自聚居一隅,並不往來,社區學校轄下的不同分校,也幾乎是一校一族裔的彼此各自為政。但為把工作做好,他酌磨出如何令不同分部的同事放下歧見,為共同目標努力。
這經驗,讓梅大衛眼見社會在進步,華埠也在變,波士頓華埠從台山人主導,到廣東人居多,漸漸變成現在的國語人越來越多,越棉寮等其他亞裔也遷入,社區結構越來越多元化之際,和梅雪嫻等人一起,推動成立了華埠社區聯盟。
梅大衛強調,華埠機構之間,須要一個交流平台,交換資訊,增加效率之外,也可藉以培養出一個更團結的社區。他指出,當年,或者今日的華人移民來美,都是為了追求新生活,開闢新天地。當然不應該忘記,自己是新的大環境中的一份子,若要堅持保存「固有」的老舊華埠,豈不枉費自己為適應新環境所做的一切努力。該執著的,應該只是中華文化傳統的傳承
圖片說明: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成人教育班的老師們,難得聚在一起,趕在中心行政主任梅大衛(右四) 今日離任前合影留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