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12月 14, 2007

中山高校培訓考察團訪波城晤華企會商家

(本報記者菊子傅萊明罕鎮(Franingham)報導)美國華人企業家協會十二日晚歡迎中山大學高等繼續教育學院培訓考察團一行三十七人的到訪,邀集本地四個友會代表,在傅萊明罕鎮的Samba牛排壽司屋一起聚會。

美國華人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暨教育主任吳凱彬表示,該會的企業管理培訊班開辦九年以來,和中國內多所大學的企管班建立有良好關係,協助這些學校安排來到波士頓的參訪活動,也為他們安排和本地企業家、學人的交流機會,以促進彼此對兩地近況的瞭解。

華企業會會長胡運炤也指出,大波士頓有美國最好的兩所大學,哈佛及MIT,一向是學人「取經」重鎮,在世界走向全球化,更加講究知識的趨勢中,華企會很榮幸能為中國內的大專院校提供交流管道。

根據中山大學高等繼續教育學院培訓考察部的盧曉光主任、吳培華副主任的說法,中山大學從1998年起辦企管碩士班,2000年起辦行政主管企管碩士班,以及高等繼續教育培訓班等。每年開辦二到三期,迄今已有十餘期,在領導力、市場行銷、財務、組織管理等方面,提供教學課程,並配以專題講座及海外遊學等活動。十二日到訪的這一團,是由不同期別同學組成的一個考察團,在十二月五日至十八日期間,來美到洛杉磯、拉斯維加斯、華府、費城、紐約、新澤西及夏威夷等地。

吳培華透露,這一課程及考察團,費用各約三、四萬元人民幣。此行印象最深刻,有大開眼界之感的活動,是參觀了紐約證券交易市場,獲悉證券業的遊戲規則幾全由這一交易市場訂定。廣州粒粒金工業材料公司執行董事奚同新、江門市瑞榮石水(上石下水)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榮,廣州大角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閔辰光,化妝品代理公司的鄭薇,中山市海橋包裝印刷公司總經理黃劍蘭,廣州市燎豐鋼鐵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慶燎等人則表示,以考察方式來遊學,的確能看到許多一般旅遊看不到的東西,再者和來自各行各業高級主管相處十幾天,彼此變成朋友,來到美國拜會,又結識許多新朋友,擴大了人際網,確是十分值得。

中山大學培訓班考察團十二日晚在聚餐中會晤了128Cube張曉明、中華資訊網路協會鄭茹、華人知識產權律師協會張引,美中生物醫藥協會沈立新,以及美國華企副會長王天齊、趙進、幹部張潤、劉東、毛杰等人之外,十二日也在麻省理工學院上了一堂課,昨(十三)日又往參觀諾華帝製藥公司、健贊公司等。

圖片說明:

美國華人企業家協會會長胡運炤(前左六)、教育中心主任吳凱彬(前左一)邀請友會代表128Cube張曉明(前左五)、中華資訊網路協會鄭茹(前右三)、華人知識產權律師協會張引(前右一),美中生物醫藥協會沈立新(後右一)等人,一起歡迎中山大學高等繼續教育學院培訓考察部的吳培華副主任(後右二)、盧曉光(後右三),以及學員廣州粒粒金工業材料公司執行董事奚同新(左二)、江門市瑞榮石水(上石下水)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榮(左三)等人。(菊子攝)

星期四, 12月 13, 2007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八日宣佈成立

(本報記者菊子劍橋市報導)美中生物醫藥協會(CABA)八日晚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俱樂部,舉行了成立大會,宣佈會長吳俊軍等幹部,並預告明年四月舉辦年會。

當天的成立大會,包括該會幹部、顧問、嘉賓等,約四十多人與會,由美中醫藥開發協會(SAPA)紐英崙分會卸任會長韓軍主持。會中宣佈的美中生物醫藥協會組織委員會包括韓軍、吳俊軍、王義漢、萬照奎、周麗萍、林世文等人。

韓軍在會中簡略提及,月前美中醫藥開發協會紐英崙分會發生鬧雙胞事件,包括他們在內的原美中醫藥開發協會部份紐英崙分會會員,以及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另組了美中生物醫藥協會(CABA, Chinese-American BioMedical Association),希望能走出一條他們自己的路來。

韓軍在會外強調,該會不希望再多談以前的事,他們現在要做的是向前走,為會員服務。

韓軍並在會中特別感謝該會法律顧問Fred Gilman,代為辦理該會的註冊、登記等事宜。他也感謝該會顧問許鋼鋒、項儀賓、張偉、王建瓴、Howard Yuwen等人。

吳俊軍在會中報告了來年會務計劃,包括要幫助會員獲悉最新科技發展,營造網路,以切合各人職業發展需要等。目前該會暫定明年四月以製藥研發的創新策略為主題,召開年會,明年六月舉辦創業及商業發展論壇,八月辦科學研討會,探討諸如RNAi,奈米科技,幹細胞研究等生化醫藥研究上的突破性新科技等。

當日到賀的其他機構代表,包括美國華人企業家協會會長胡運炤等人。

圖片說明: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新幹部,包括會長吳俊軍(),副會長萬照奎(左一)、周麗萍(右一),以及財政韓軍(左二)、王義漢(右二)等人。(菊子攝)

譚嘉陵為學生打氣


紐英崙音樂學院鋼琴科學生劉家溶八日晚在該校的威廉斯廳(Williams Hall)舉辦畢業演奏會,在四、五十名師友面前,演奏巴哈(J.S.Bach)F小調,以及海頓(F.J.Haydn)的第六十號奏鳴曲等,搏得出席者的熱烈掌聲。

中華表演藝術協會會長譚嘉陵也特地帶同數名學音樂的學生,出席捧場,為音樂界後進打氣。

華人企業家協會辦談判講座

知己知彼 平衡權力是致勝關鍵

(本報記者菊子劍橋市報導)美國華人企業家協會八日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辦了一場「美國人的談判方法(The American Approach to Negotiation)」講座,由教授作家麥可哥頓(Michael Gordon)引用實例,配以角色演練做講談。四十多名與會者對「談判講究權力平衡(balancing of power)」,「知己知彼」的提點等聽得十分投入,不少人表示獲益良多。

在哈佛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及巴布森(Babson)學院任教的哥頓教授,以川普(Trump)大學邀請一名作者撰寫「企業家101(Entrepreneurship 101)」這本書,雙方談判合約的過程為例子,來說明參與談判者,在面對談判的有雙輸,雙贏,一輸一贏,無下文等各種結果時,應該考慮那些因素,來幫助自己爭取最大贏面。

哥頓坦言,基於各人文化、背景的不同,談判雙方採取的談判方式容或有異,但談判這一行動講究誰握有最多「王牌」,就能爭取到最有利條件的本質是一樣的。

他舉了「取得同意:不須要讓步的談判協議(Getting to Yes: Negotiating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一書為例,指出,要爭取到別人同意自己的條件,首先要瞭解對方的要求、底線,接著要讓對方瞭解自己的要求與底線,在談判時把談判重心放在雙方各自想要達到的目的(interest)上,而不是斤斤計較於一些條件細節(positions)上,要堅持有個客觀的標準,想出些讓雙方都能獲益的選項,而且在談判時要把人和事清楚分開。

哥頓也說明,談判一般有三個部驟及動作,談判之前要準備,談判之中要討論,談判之後要打破僵局。

他也列舉了十六項中國人和美國人在談判上的不同「文化」,包括中國人講究集體主義,美國人較重個人,中國人比較重關係,美國人比較重資訊,中國人喜歡先做一番解釋,美國人喜歡先提出一個草案等,但他強調,但談判時,最重要的第一項工作,是創造出良好的協商氣氛,換句話說,要讓和自己談判的人喜歡上自己。哥頓指出,無論是中國人或美國人,氣氛對的時候,什麼都好談。再者,大部份的人都不會和自己不喜歡的人合作或做生意。

哥頓指出,想要談判成功,得先弄清楚,在談判之中,誰擁有更多的談判籌碼(who has the power),要怎樣來增加自己手中的籌碼,什麼才是談判對手以及自己分別最重視的東西等。在所有的談判條件都談不攏時,最好在結束前,提出另一種選擇,以免出現不成就拉倒的結果,以保持雙方之間的良好關係,為以後的合作鋪路。

在講座中,哥頓邀請了三名出席者和他以角色扮演方式,就他講談的個案,做角色演練,逼使出席者認真的把自己代入談判角色中,去嚴肅思考應有的應對。

講談結束後,美國華人企業家協會會長胡運炤頒發成就獎給麥可哥頓,並邀哥頓成為該會終身會員。該會教育中心主任吳凱斌則頒發終身會員證書給陳藝屏(Patty Chen)Deborah Gordon。講座主辦人王天齊也特別感謝為該次活動拍照的章興。

圖片說明:

麥可哥頓(前右一)和一名出席者當眾做談判的角色演練。後為美國華人企業家協會會長胡運炤(後右一起)、教育中心主任吳凱斌、講座主持人王天齊。(菊子攝)

星期三, 12月 12, 2007

中國高教文獻保障系統講座

哈佛燕京圖書館長鄭炯文籲中文研究資料全球互通

(本報記者菊子劍橋市報導) 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昨(十一)日舉辦「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簡介(CALIS)」講座,邀CALIS管理中心副研究員喻爽爽講談聯合編目機制與功能。哈佛燕京圖書館館長鄭炯文藉機鼓吹,CALIS應與世界上最大的網上圖書館中心(OCLC)合作,以期全世界各地的中文研究者都可獲益。

即將於本週六結束為期一年訪問的「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 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中心副研究員喻爽爽,昨(十一)日下午在哈佛燕京圖書館介紹這一由中國教育部資助、推動,由北京大學圖書館主要負責統籌的該系統概況,以及從2000年起啟用的聯機合作編目系統的好處。

喻爽爽指出,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是國務院批准的中國高等教育211工程,也是「九五」、「十五」總體規劃中的三個公共服務系統之一。其管理中心設在北京大學,下設文理、工程、農學、醫學等四個全國文獻資訊服務中心,辦理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系統,統一檢索平台等。2005年起,「中英文圖書數字化國際化合作計劃(China American Digital Academic Library, CADAL)」也列入了這一系統之內。其數據庫資料已累積到230餘萬條書目,85萬餘條權威記錄,館藏信息達1200餘萬條,中西日等不同語種,轄下成員圖書館已達七百餘。

CALIS發展出來的聯機合作編目系統,可以讓同一書目,只要有一人編過了,無論那家圖書館藏有那本書,不須自行再做編目,就有目錄可用,可以節省很多人力,增加效率。喻爽爽並指出,將來書的內容全文數位化,使用者還可選擇付費全文下載。

該系統目前建設重點包括對外合作與交流。他們與中國國家圖書館、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科學院數字圖書館、社會科學院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中央黨校圖書館等展開標準化、資源共享和系統合作,也與英國大不列顛圖書館,日本NII(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香港大學圖書館聯合會(JULAC)、台灣漢學中心等機構,展開文獻共享合作。他們也已與香港中文大學、台灣漢學中心合作成立了規範協調委員會,方便將來的一站式檢索。

哈佛燕京圖書館館長鄭炯文在講談結束後指出,早年CALIS願意免費把資料供應給OCLC,但OCLC不接受。現在是OCLC願意接受資料,但CALIS卻有該訂定什麼樣條件的顧慮。在他看來,世界正走向全球化,CLAIS也應跳出中國的範疇。他認為編目規則不同,主題及分類做法不一等都不是問題,真正的還未能合作原因,估計是卡在錢及帳目怎麼訂上。他希望喻爽爽能帶口訊回去給北大圖書館館長朱強,讓CALIS打進國際市場,邀請北美八十六所中文相關圖書館參加成為CALIS會員,並邀其中有規模者成為核心會員,應對CALIS的發展很有幫助。

1967年創辦的OCLC(Ohio College Library Center),原是俄亥俄州學院圖書館中心,現已擴展為在全世界112個國家,有六萬多圖書館參與組成的龐大機構,並於1981 年,轉型成為OCLC 網上電腦圖書館中心公司(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為這場講座負責聯繫工作的張鳳指出,昨日連負責哈佛大學圖書館數碼化中整合中文古籍資料、地圖的東亞文明系教授包弼德(Peter Bol),以及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主任的中國文學教授伊維德(Wilt L. Idema),哈佛大學法學院圖書館主任Harry S. Martin等人也都在座。

圖片說明:

「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 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中心副研究員喻爽爽。(菊子攝)

星期二, 12月 11, 2007

會高官 簽協議 麻州州長報告成功訪華

麻州州長派區克談到搭乘上海磁浮列車的經驗,臉上就忍不住漾出做了件「很酷」事情的微笑。(菊子攝)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麻州州長派區克昨()日下午率同中國貿易訪問團代表召開記者會,宣佈這次的行程極為有用、重要、且成功,不但拜會多名中國政府高官,簽署多項協議,還帶回麻州到北京直航班機預定2009年夏天開通的好消息。

這是麻州近七年來,第一次有州長率領貿易團訪問中國,也是州政府第一次細心規劃了教育、生化及清潔能源等不同小組,並據以邀約組團人員。

此行他們拜會了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科技部副部長尚勇,以及中國國家環境保護局、中國民用航空總局首長,也會晤了中國遠洋航運、藥明康德(Wu Xi Pharmaceuticals),以及前身是海南航空,現已改名為大新華航空公司等公司的首長。

派區克指出,他們在過去這六天的訪問北京、上海中,有隨團公司和不同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有學校與公司商談教學、培訓等合作項目,更重要的是把波士頓、北京開通直航班機這事,再推進了一步,將可造福每年來往於波士頓及北京、上海兩地的約七萬餘人。他強調這次的中國行只是起步,麻州政府將繼續推動與中國的合作。

麻州港務局執行長金頓(Tom Kinton, Jr.)表示,他們此行和大新華航空、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的兩場晤談都十分成功。大新華航空已表示有意在2009年夏天開通上海及北京直航波士頓的班機,他們已遞出申請案,現在只等中國民航總局的批准,以及波音公司交貨。

金頓指出,波音公司製造的最新型波音787航機,比原訂時間得遲約六個月才能交貨。據參與此事的GB集團哈提根(Eugene Hartigan)表示,一旦通航,藉由波音787的性能,從波士頓到北京,將只須十三小時廿分鐘,比目前的繞經紐約、加州等地轉機,要快上二、三個小時。

麻州中國貿易代表團在這趟行程中的其他成果包括,位於肯頓(Canton)市,發展再生醫藥科技的Organogenesis公司,和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第九人民醫院國家組織工程中心(National Tissue Engineering Center)簽署了協議,要分享資源,並協助Organogenesis公司在中國進行生產、行銷包括上海現有的細胞療法等,將來並合作擴展進亞洲其他國家。

Organogenesis公司董事長Geoff Mackay昨日在會上表示,國家組織工程中心創辦人之一的曹誼林,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和麻州也有深厚淵源。

麻州科技合作會(The Massachusetts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則和中國風力能源會(Chinese Wind Energy Association)簽署了協議,將透過中國公司和麻州大學設立一年撥款達廿萬美元的國際風力能源基金,來促銷麻州的風力能源研究,並為中國提供相關諮詢顧問,以協助中國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隨團的SatCon科技公司副總裁Leo F. Casey昨日在會中表示,中國大陸的現行五年計劃,在環境上的要求,高達所有目標的20%,中國的各級地方政府及私營公司,都面對著改善環境的相當壓力。

麻州醫療設備業協會(The Massachusetts Medical Device Industry Council (MassMEDIC) )則和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Chines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Device Industry (CAMDI) )簽署了協議,要合作推動經濟及科技發展。

麻州州長派區克上週四(六日)在訪問上海張江工業園區時, 還為麻州科技中心展覽廳主持了揭幕式。

麻州大學總校校長傑克威爾遜(Jack M. Wilson)昨日則說明,在拜訪無錫的藥明康德(Wu Xi Pharmaceuticals)公司時,該公司探詢和麻大合作,由麻大為該校提供人才培訓課程等的可能。該校將就根據與清華大學已有的合作關係,探究可行的合作方法。

昨日在談到中國行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時,派區克臉浮笑容的指出,他試乘了從龍陽站到浦東機場的上海磁浮列車,三十公里只要七分鐘的那種快速度,讓他覺得極為過癮。他也因此更相信,只要中國決定了,就一定能神速做到。

圖片說明:

麻州港務局執行長金頓(Tom Kinton, Jr.)(左起)、麻州大學總校校長傑克威爾遜(Jack M. Wilson)、麻州州長派區克等人和Vertex 製藥公司執行長暨生化科技業組織(Biotechnology Industry Organization)主席Joshua Boger,昨日分別發表了訪中國的總結。(菊子攝)

星期一, 12月 10, 2007

學者聚首哈佛談「全球語境下的華文文學」

第廿二屆中國文化研討會的主持者及講談人包括前排左起胡斯慧、黃萬盛、張鳳、鄭培凱、哈金、張恩華、
鍾雪萍、楊俊蕾,後排右一宋明偉,右三聶偉,左二陸惠風等人。
(周菊子攝)

岩畫研究學者宋耀良與作家哈金()昨日都出席了第廿二屆
中國文化研討會。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報導)今年跨入第廿二屆的大波士頓地區一年一度「文化饗宴」─中國文化研討會,昨()日在哈佛大學燕京大禮堂,匯聚了廿多名來自中港台及美國的華裔學者,從各個角度暢談「全球語境下的華文文學」。

與會學者在探討「華文文學」、「華語文學」或「華語語系文學」該如何定義,又如何擴大範圍之際,也談及理論研究與實際創作的不宜等同並論。

哈佛燕京學社社長杜維明作為研討會發起人之一,昨日在會場聽講
之外,晚上還在他的社長官邸宴請一眾出席學者。
(菊子攝)

以英文寫作華人故事而頻頻獲獎、揚名,目前任教於波士頓大學的作家哈金,在會中從創作者角度發言,指用那一種語言創作其實都沒關係,重要的是創作出來的內容,能激起廣大讀者共鳴,就能擲地有聲。創作者也因此必須要有視野,能看見常人所看不見的小情感轉折,大時空變遷,再融匯整合流之於筆,並不只是單純的轉述個人經歷。

包括劍橋新語社創辦人陸惠風,曾任華梵大學文學院院長的周春塘等人都稱讚哈金昨日的講談。他倆私下討論時則慨嘆文風不古,現代華人的中文或華文程度每下愈況,別說是不像古代人的幾皆能詩會詞,就連一般文句,都經常出現不通順的情況。

台灣前駐新加坡大使胡為真夫婦捧女兒胡斯慧的場,
出席第廿二屆中國文化研討會。
(周菊子攝)

在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耶魯大學教授石靜遠,台灣清華大學教授廖炳惠,復旦大學教授林澗,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單德興,波士頓大學教授哈金擔任講談人的昨日第一場講談中,也有學者指出,台灣目前的中文教育,在教改的強調本土化,以及大環境的受西方影響下,年青人的平常交談,常出現語法或文法不通,但大家卻都能瞭解彼此說些什麼的中文。

           其中鄭培凱提及喜見香港近年來有獎學金鼓勵青年學子創作,周春塘則不以為然的認為,文學創作應發自內心,不應以獎勵來作誘因。

昨日下午還進行了三場講談,第一場由曾是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博士生,現為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的田曉菲擔任主持,三名講談人全是年輕女學者,包括塔芙茲大學鍾雪萍,麻州大學張恩華,以及一名衛斯理學院教授。

第二場由張鳳主持,講談人包括夫妻檔的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楊俊蕾、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副教授聶偉,波士頓大學教授胡斯慧,衛斯理學院宋明偉。

波士頓大學教授胡斯慧是台灣前駐新加坡大使胡為真的女兒。昨日她講談她把葉霞翟所撰,講談她祖父胡宗南的「天地悠悠」一書,譯成英文的過程。

原本不在應邀講談者名單上的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副教授聶偉,一開口就指這兩日參加在哈佛大學舉辦的「全球化現代華文文學(Globaliz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inophone and Diasporic Writings) 」會議,感受到的困惑大於啟發。他以在美國遇到的東亞系中文教授多半兼教華文電影,指出在電影中的華人文化整合現象,包括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片中人物使用台語、客家話、國語、英文及日語等五種語言,觀眾不見得全懂這五種語言,只能靠中文或英文字幕來瞭解劇情。又如劉燁導演的「巴爾扎克和小裁縫」、陳果所拍「榴槤飄香」、「香港有個荷里活」等三部片,片中人物從中國到香港發展,再進軍好萊塢(荷里活),儼然和華文文學的衍進般,是在做跨領域發展,應稱之為TransSinoCinema

昨日的研討會由劍橋新語社創辦人陸惠風,哈佛燕京學社社長杜維明,哈佛燕京圖書館館長鄭炯文、哈佛大學東亞系語言組主任馮勝利等人為開場致辭,最後在黃萬盛主持的座談中結束。(標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