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一, 4月 11, 2016

布朗大學首辦“薈聚臺灣”研討會 數十學者研討三日

(左至右)布朗大學副教授Rebecca Nedostup、布朗大學教授Evelyn Hu-Dehart教授、駐波士頓教育組組長黃薳玉、國立中山大學
教授黃心雅、布朗大學副教授
Robert Lee、布朗大學助理教授Caroline Frank、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熊秉真及蒲慕州。
(圖由教育組提供)
中華民國(臺灣)教育部與布朗大學合作的首場「薈聚臺灣」(Nexus Taiwan)國際研討會於本(2016)47日至9日在布朗大學校園盛大舉行,本次研討會主題為「重新定位臺灣與美國-從福爾摩沙到今日(Repositioning Taiwan and the Americas: Formosa to the Present)」邀請數十位臺灣的學者與美國國內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分享與交流研究成果。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代表教育部出席這場國際會議開幕典禮。黃薳玉在致詞中,表示很榮幸能在今年2月代表教育部與布朗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合作為期3年的「薈聚臺灣」計畫。這項計畫將從開設以臺灣為主的課程、每年辦理國際研討會及出版相關學術研究成果等方面,共同攜手提升臺灣研究能見度。

黃薳玉提到教育部在2003年創立臺灣研究計畫,至今已與全世界36所大學校院合作,美國則有12所學校,在新英格蘭地區,波士頓大學與教育部合作臺灣研究更已長達10年之久。她表示很高興布朗大學成為臺灣研究的合作夥伴,同時,黃薳玉也期盼「薈聚臺灣」能成為臺灣與布朗大學合作的開端,創造更多布朗大學與臺灣大學校院的師生交流等合作計畫,並且更進一步成為臺灣研究的楷模,將類似的合作模式推展至其他的美國大學校院。

布朗大學「薈聚臺灣」計畫主持人Dr. Robert Lee代表布朗大學致詞,除感謝布朗大學校方、美國研究系、歷史系等單位及教育部的協助與支持,也特別說明「薈聚臺灣」計畫由美國研究系負責的緣由。布朗大學美國研究系過往二十幾年來,一直關注亞洲,及亞洲與太平洋等地區對美國歷史、社會與文化的影響及重要性。其實在布朗大學校園裡,可見到許多建築物的興建和早期與中國廣東貿易相關,布朗與亞洲的關聯早已座落校園中。

布朗大學美國研究系更設立亞美研究(Asian American Studies),研究歷史與現代社會中泛太平洋(transpacific)的貿易與人民移動,也進一步成立「亞太區域對美洲塑造過程之影響」(Asia-Pacific and the Making of Americas)計畫,探討北美洲及拉丁美洲在泛太平洋歷史的角色。而「亞太區域對美洲塑造過程之影響」計畫也架設線上資料庫,提供研究者更多的亞洲研究資源。布朗大學美國研究系長年關注亞洲及亞美議題,因此負責「薈聚臺灣」計畫,透過課程與研究擴大臺灣研究能量再適合不過。

開幕後,布朗大學邀請來自臺灣,目前在香港中文大學任職的熊秉真教授專題演講:「如果不是臺灣,那是什麼?研究訓練的反思」(If Taiwan, Then What? Reflections on Disciplinarity)。演講中,熊教授說明臺灣研究範疇從最初的人類學,到語言及文化觀點,也介紹臺灣重視臺灣研究,大學校院相繼成立客家學院、原住民學院等。她認為臺灣研究可作為「案例」(case)研究,不僅僅是專注某個地區的「地區研究」,也可以是結合其他領域,如公共衛生、建築等範疇,成為跨領域的研究。這也呼應了布朗大學的「薈聚臺灣」計畫是教育部合作的臺灣研究計畫中,第一所常春藤聯盟合作學校,也是唯一由美國研究系所負責的計畫,不同於其他計畫,是以美國研究角度觀看臺灣研究的創新研究視野。

本次「重新定位臺灣與美國-從福爾摩沙到今日」國際會議將從歷史與文化等角度,安排多場研討會,探討臺灣與美國間移民議題、冷戰時期臺灣的軍事角色、臺灣在今日泛太平洋流行文化的表徵、臺灣與美國等地的原住民文化藝品展示等議題。配合會議主題的多元性,邀請包括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教授參與。(經文處教育組供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