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四, 11月 14, 2013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年會憶當年 邀乞臣街居民團圓

 李燦輝為出席眾人簡述乞臣街歷史。(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ACDC)十二日晚以“乞臣街團圓(A Hudson Street Reunion)”為主題,在波士頓華埠喜臨門大酒樓舉行年會,頒啓發獎表揚該會前任董事長曹育倫,頒陳耀庭領袖獎表揚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
 李燦輝為出席眾人簡述乞臣街歷史。(周菊子攝)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以“乞臣街團圓“為今年年會主題的原因之一,是該會與新波士頓基金合作發展,兩個月前才真正破土動工,現在稱為“綠路一號”的24號地段,就座落在早年被麻州政府拆掉的那一半乞臣街上。包括當晚主講發言的李燦輝教授,ACDC的現任董事長李保華,前任董事長曹育倫的父親等,當年也都是乞臣街居民。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在會中除了頒發前述獎項外,還頒傑出住宅教育者獎給Jackson 住家檢驗公司的Hon Choy Chan,頒發傑出青年義工獎表揚波士頓高中生Chan Kang Wu,北崑是高中生Shu Qi Ke。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年會有二,三百人出席。(菊子攝)
李燦輝當晚為出席者簡述了乞臣街的歷史。他指出,對那些老居民來說,“綠路一號”是他們當年的乞臣街24-66號。麻州政府為方便郊區居民進城, 把那一段乞臣街的一半拆掉了來建高速公路,讓數以百計,連車都沒有的沒錢,沒權窮苦人家,失去家園。過去五十年來,住在乞臣街另一半的人家,也長期忍受著高速公路分流道上交通帶來的噪音,眼前的一片空白水泥牆。
            在“要回乞臣街”行動上,許多前居民代表逾百戶人家的活生生見證,形成了道德力量。
            許多前居民,也藉由乞臣街,在不斷變遷的波士頓華埠中,重新連接起來。
會場展出華埠圖冊展。(菊子攝)

            李燦輝指出,乞臣街上,當年住著兩批人,分別因為奧斯曼帝國,清朝這兩個一度偉大王朝的崩潰而流離失所的人們。敘利亞基督徒在帝國分離中成為宗教迫害的犧牲品,因為土耳其人攻擊,毀滅基督徒村落而大出走。在清朝逐漸崩潰時,有許多華人移民到美國西部當鐵路工人,挖金礦,務農,捕魚,但種族滅絕,大屠殺及驅逐,把他們逼離大西部,來到工業化的中西部,東北部,最後來到波士頓。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前任董事長曹育倫獲頒啓發獎。(菊子攝)
            他說,大約是在1880年代,華人在夏利臣街(Harrison Ave.),好事福地(Oxford Place)上形成了華埠,後來還擴展到好事福街。那時,也有大量的敘利亞人湧入。 在當地一般人眼中都是“非我族類”的華人和敘利亞人,儘管都覺得彼此是不同族類,卻也漸漸混居。1903年的一份波士頓晚報上有篇文章寫著,“華人在這(和敘利亞人)比鄰而居,有時甚至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但這兩個不同國籍的人,完全忽視彼此的存在,儘管每天見面,卻從不說話”。
            這情況在越來越多敘利亞人搬來後,漸漸改變了。橄欖地(Oliver Place)成為主要是敘利亞人的聚居地。
余仕昂獲亞美社區發展協會頒給陳耀庭領袖獎。(菊子攝)
在這期間,敘利亞人和華人,不斷的搬遷。聖喬治東正教堂1900年時設在好事福街6號,然後搬到愛丁堡羅街38號,乞臣街32號,1922年搬到泰勒街,1953年搬到南端的詹姆士街,1979年搬到西洛士百利,就是一個例子。
李燦輝自己家也一樣。1946年他家遷出好事福街,搬到乞臣街73號,那個對那時的他家來說,有如郊區的地方。家裡有暖氣,熱水,浴室,洗澡缸,後院有樹,陽光充裕。
到了1960年代,在敘利亞人一家家搬走之後,乞臣街變成了華人居民佔大多數的一條街。在戰後新娘,逃中國內戰的難民等的湧入中,那也成為華人社區首度見到人口增長的年代。
逐漸地,敘利亞人和華人在子女帶動下,開始交流。
接著,麻州公路局(Mass Turnpike)1960年代初期,沿著鐵路即乞臣街東邊,拿走了一大塊地。李燦輝還記得,有個表哥在那兒剛買了房子,收到麻州公路局發來的一封信,要他翻譯。那封信說,他表哥的房子,現在是麻州公路局的物業了。他的租金是多少錢,要交到該局在普天壽中心的辦公室去。該局會照評估價值(約為實價的一半)付款給他表哥。
李燦輝對於五十年後,乞臣街又回到華人社區手中,再度為社區提供居住地方,很感欣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