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5月 21, 2013

杜維明回訪哈佛 談文化中國認同


前任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社長,現任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杜維明,日前回波士頓,再談文化中國的認同問題,倡議重振中華民族的學習、寬容、對談等三種文化特色。
杜維明在昆明出生,台灣長大。從東海大學畢業,來美取得哈佛碩士、博士學位,在普林斯頓、加大柏克萊、哈佛等大學任教,當過東亞系主任,獲選為美國人文藝術科學院哲學組院士,並於1996年起任哈佛燕京學社社長後,2010年慶祝完70大壽,轉往北大,「回歸」中國。
他日前回波士頓出席燕京學社的講座,後再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杭州舉辦的「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會議時,都認為儒家思想可以是精神性很強的人文主義,具有推動超越宗教、文化的多元性,成為人類文明對話中介的發展空間。
杜維明的個人生命歷程繞過中國、台灣、美國,他的學術研究觸及世界各地的人文學者,讓他深刻體會到心理因素、歷史背景、社會現實的交錯,對人們的認知、認同,影響多大。
杜維明指出,「文化中國」這一概念,最早是60年代的一批馬來西亞華僑提出來的。其後逐漸演繹成3個層次,一層是居住在中港台、澳門、新加坡等地的華人,一層是散居世界其他各地的華人,另一層是和中國既無血緣,或也無婚姻關係,卻甚至比華人還熱愛中國文化的一批人。
這些人不見得認同中國這個國家,或不見得有華裔血統,卻認同、傳承、身體力行著中國或稱中華這文化。
據說,曾任台灣總統的李登輝把自己那一輩的人形容為,20歲以前是日本人,國民黨遷台後是中國人,那些移民美國的變成美國人,但心卻都是台灣人,形容的也就是一種心理,甚至文化、政治認同。
杜維明說,這樣的「國籍」選擇與文化、政治認同之間的關係,在最近「港人」觀念興起之後,引起更多有關文化認同、精神依歸的討論。
杜維明認為,中國經歷鴉片戰爭以來的長期屈辱,五四時期的反傳統,推崇全盤西化,文革時期的破四舊、造反有理等運動等,相當程度的打擊了中國人的自信心,造成狹隘的民族主義,使如今的中國在塑造中國國際形象時,面對瞭解自己,重新認識文化傳承的問題。
在他看來,中國現階段的認同問題,在弄清楚文化中國的精神資源。中國的領導層必須認識到宗教,中國之內各民族政治認同的重要性。


圖片說明:

            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杜維明回哈佛講談文化中國的認同問題。(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