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10月 06, 2012

華史會慶廿週年 表揚陳毓璇、崔志潔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日前在龍鳳酒樓慶祝廿週年,以報告、頒獎、發獎學金,印紀事通訊,展現十數名董事為保存華埠歷史,傳承地方文化的輝煌成果。該會董事江念祖在「紐英崙華史會紀事」中還指出,走過廿年後,旨在保存華埠歷史的華史會,自己也開始有歷史了。
      華史會為誌記廿週年,這天特地挑選了生活上、文化上,曾對波士頓華埠有重大影響的一男、一女,頒給遊子獎(Sojourner Award),藉曾有「波士頓華埠市長」之譽的陳毓璇,開辦鄭與崔出版社(Cheng & Tsui)為美中人士搭起溝通橋樑的崔志潔這兩人的「歷史」,帶華埠社區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陳家驊在介紹陳毓璇時指出,現已年逾八十的陳毓璇,不但是名成功商人,早從1960年代起,就陸續經營、投資華珍樓等不下十午家餐廳,更藉經營餐館與政客結交之便,為華埠社區爭取到許多福利,包括與當年的塔芙茨大學、紐英崙醫療中心協商,爭取到SCM大樓,以及建成中華頤養院、美華村,華埠牌樓等。早年被視為華埠社團龍頭的紐英崙中華公所,也迄今只有他一人,曾兩度擔任中華公所主席。
      范王柳娥介紹崔志潔時指出,她當年放棄高薪,開辦起鄭與崔出版社,為說英語人士,發行中文、日文、韓文等亞洲語言、文化學習刊物,全因為有心改善不同文化人士間的溝通與彼此瞭解。秉持著服務社會的理念,她還在哈佛大學董事會、傅萊明罕州立學院、城中區協會等許多機構義務服務。
      華史會會長曾雪清、行政主任伍麗華,分別在「紀事」上刊載,年會中報告該會過去廿年概況,去年成就,包括出版現已改名為「紐英崙華人歷史紀事」的年刊,舉辦華埠史跡徒步遊,製作美國華人婦女口述歷史記錄,收集舊照片、文物,整修望合(Mt. Hope)墓園,組隊往紐約參觀國家檔案館、艾利斯島,邀請學者、專家講談亞美歷史等。
      著名作家、學者,如湯婷婷、路康樂(Edward Rhoads)、艾明如(Mae Ngai),李競,以及該會自己的理事鄭達、杜榮佳等人,都曾舉辦講座。
      曾雪清並指出,經由柯德文(Waterman-Waring-Langone)及王陳巧珠子女的慷慨捐助,華史會從1994年迄今,已共發出八萬二千五百元的獎學金給四十一名高中生。過去這廿年來,也有29位以上個人及組織,獲頒遊子獎。
      在華史會廿週年慶上,從白堅禮、楊德超、杜榮佳手中領取柯德文獎學金的學子有張寶麗,余欣樺,沈春瑩,黃志福,翁燕儀,黃錫湛,黃金珠,黃肇泰等人,每人每年各得500元獎學金。
      從范王柳娥、王柳月、王英健手中領取王陳巧珠獎學金的是東北大學學生譚紹賢。
      華史會為誌記廿週年,當晚不但在會場上擺出許多陳毓璇和約翰甘迺迪、愛德華甘迺迪、威廉鮑傑等聞名政客的合照,崔志潔出版社所發行的眾多刊物,放映華史會的記錄影片,還請來美國首名第一代移民棟篤笑(喜劇)演員,曾數度受邀上大衛雷特曼秀(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艾倫狄珍妮秀(Ellen DeGeneres),在美國副總統拜登面前演出過的黃西表演。

麻州財政廳廳長葛羅斯曼(Steve Grossman)、麻州眾議員黃子安與陳德基,以及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當晚分別應邀致詞、頒發表揚狀給華史會。
      晚會由黃海蘭主持。杜曉琳、王安竹與吳雅雯演奏揚琴助興。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現有15名董事。今年任期屆滿的江念祖、張大偉、陳遇宏、范王柳娥、羅薌萊、鍾曼怡等人,均經口頭投票獲選連任。其他任期將於2013年屆滿的董事有陳小慧、陳建立、曾雪清、杜榮佳、鄭達,2014年將任期屆滿的有羅元旭,曹吉富、李錦光、楊德超等人。

圖片說明: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會長曾雪清(右一)、理事陳建立(左一)歡迎麻州財政廳廳長葛羅斯曼(Steve Grossman)(左二)、麻州眾議員黃子安(右二)(菊子攝)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一眾理事,前排右起,陳遇宏、范王柳娥、會長曾雪清
、鍾曼怡、陳小慧、羅薌萊、楊德超、鄭達,後排右起,陳建立、江念祖、杜榮佳、羅元旭、曹吉富、李錦光。(菊子攝)

      陳家驊()頒遊子獎給陳毓璇()(菊子攝)

      范王柳娥()頒獎給崔志潔()(菊子攝)

      柯德文獎學金頒獎人與得獎者(菊子攝)

      陳王巧珠獎學金頒獎人與得獎者,左起,范王柳娥、譚紹賢、王柳月、王英健。(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