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8月 28, 2012

陳彥玲三場講座談人生選擇 放下壓力自然快樂


來自台灣,常住加州的心理學演講家陳彥玲,上週末應邀來波士頓,一連舉行三場講座,暢論「人生是不斷選擇的過程」,凡事向正面看,才能讓自己、別人更快樂,世界更美好。
      陳彥玲曾在台大精神科做臨床工作,製作的DVD獲台灣國家圖書館典藏,近年在美國灣區的廣播、電視台主持節目,經常台、美兩地飛。上週末,她應波士頓僑務促進委員馮文鸞邀請,為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波克萊台商會及麻省理工學院同學會、台大校友會各做一場演講,談父母成長教育、講溝通、舒壓。
      陳彥玲非常能說善道。她把自己的成長經歷,看診病患的故事,揉和進一個個要改善人際關係,紓解壓力,生活得更快樂,就得怎麼做的重點。她也強調,每個人每天都要做很多決定,每個決定都是一次選擇,每一次選擇都可能帶出不同結果。但既然決定是自己選擇的,後果也當然要由自己負責。
      陳彥玲強調,各人腦子裏裝了些什麼,對社會、對人、對事,就會有什麼樣的選擇,想要把壓力變助力的第一步,應該是先瞭解給自己造成壓力的人或事,不要一味的從自己的角度去想,去鑽牛角尖。
      陳彥玲表示,自己當年在台灣大學唸醫,來美後轉修教育,驚訝發現,美國資優班竟很正規的有門叫做選擇的課,甚至還有正式的「選擇」課教材,老師每天要學生們從報章新聞中「選擇」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新聞,再為他們各自的選擇提出理由。習以為常後,自然能夠從容面對生命中接踵而來的,該上那所學校,該修那些課,該和誰交朋友,該怎麼計劃未來等種種須要做決定的事,有條不紊的做選擇。
      在麻省理工學院的這場講座中,陳彥玲要求出席者玩小遊戲,各自從全體出席者中挑出一人,做一對一交流,其中一個人說,一個人聽,從中體會,每個人的一言一行,無論有意或無心,都會對身邊週遭的人造成一定影響。
      陳彥玲以一名麻省理工學院同學得提招呼新到校同學,添購生活必須品為引,請出席者就手頭只有廿元的新同學,該先買什麼東西做建議,得出熱水瓶、速食麵、一袋米、萬用皮包等等答案後,緩緩指出,各人給出的不同答案,來自各人腦袋的選擇,源於各人不同的生活經歷與背景。
      陳彥玲又以台灣早年大噴現代已禁用的DDT殺虫劑,藉以消滅瘧疾的歷史實例指出,當年人們對DDT的藥性瞭解不足,沒想到DDT在農田菜地,留有餘毒,人們吃下染有餘毒的蔬果後,竟還會把餘毒傳給下一代。她強調,當年決定採用DDT來殺虫的人,那會想到自己的選擇,影響了不知多少人的一輩子。
      陳彥玲還用一張圖片,請出席者看像是愛因斯坦,還是瑪麗蓮夢露,繼而指出,有很多心理學的圖片都顯示出,人的眼睛是會騙人的,眼見不一定是實。世界上的很多誤會、壓力,都來自於對同一件事(同一張圖片)有不同認知。各人如果能夠放寬心胸,接納不同意見,認清自己的價值觀,不受別人如何看自己的影響,很多壓力,就可以消失於無形,人生也因此更快樂。
  
圖片說明:

      陳彥玲遠道來波士頓講談舒壓。(菊子攝)

      陳彥玲在波士頓僑教中心,為台大校友談舒壓。(菊子攝)

      陳彥玲在講座中問出席者,那些人看圖片,認為是愛因斯坦或瑪麗蓮夢露。(菊子攝)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婦女部主任陳梁潔瑩(前右一)和部份出席者與陳彥玲(前右四)在講座中合影。(圖由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