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四, 8月 16, 2012

波市房租太貴 市長推微型住宅

 華人前進會副行政主任劉衛恒(左二)率領該會執委及義工,在華埠中秋節
聯歡會場,舉標語牌,籲請民眾支持把時信樓保持為可負擔住宅大樓。
(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大波士頓地區儘管經濟未見多大起色,房租卻漲了7%10%,後灣(Back Bay)、南端(South End)等搶手地區的房屋空置率,甚至低於1%。波士頓市長萬寧路早前因此鼓吹「微型屋」,華人前進會也再呼籲,華埠需要可負擔住宅。

華人前進會為吸引遊人注意,製作了「保留可負擔住宅」
巨幅標語,在時信大廈旁的高樓垂下。
(周菊子攝)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早從去年底,推廣位於南波士頓水前(waterfront)區的「創新區(Innovation District)」時,就提出了要求發展商建造小至375平方呎住宅的構想,希望這些公寓的租金,能因「小」而降到一千二百至一千六百元,約等於目前波士頓地區一睡房單位一半的這價格,讓更多人可負擔得起。

                   今年七月五日時,波士頓環球報指出,根據Trulia報告,波士頓市今年上半年的房屋市場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10.3%,全美的平均漲幅,卻只有5.4%,使得波士頓的房市漲幅高居全美前五名,僅次於舊金山(14.7%)、屋克蘭(Oakland)、丹佛(Denver)、邁阿密(Miami)

                      今年七月廿五日時,租汁(RentJuice)報告再刊出,芬衛(Fenway)地區的房租價上漲9%,比後灣區的7%還高。

坎磨(Kenmore)廣場一帶二睡房的平均租金要價是1913元。東劍橋市一帶將近3000元。最叫人意外的應該是衛斯理(Wellesley)一帶的平均租金要價,竟高達4435元。傅萊明罕(Framingham)一帶最廉宜,約1363元。

                       波士頓市計劃長沈其樂(Kairos Shen)去年在推廣創新區時也說,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的2010年普查,波士頓市2034歲的人口遽增,「居不易」,是他們的最大憂慮,建這種小尺寸,曼哈頓式住宅,有助於讓年輕人住進波士頓市創新區。

                  東北大學市區及區域政策杜卡吉斯中心主任Barry Blueston表示,租住房屋常耗去年輕人月收入的將近一半或以上,他們能花在上餐館、買衣服等事務上的錢,自然就少了。「微型公寓」想來會極受歡迎。

                    截至去年年底,依照波市法規,住宅單位最小不能小於450平方呎。在那個時候,水前區計劃建造300個那種尺寸的住宅單位。其中有發展商John B. Hynes III計劃在海港廣場計劃內的三座樓宇裏,建150個這種住宅。

另有北邊道(Northern Ave.,)上的四號碼頭(Pier 4)Melcher63號,國會街(Congress)381號,以及D411號等地,都在計劃蓋這一類微型住宅。

波士頓市有關人員表示,市府今年在租金壓力最大的後灣、芬衛、海港區等地,發出了3256個公寓單位的建築許可證,另外還發出1077個可負擔住宅單位的建造許可。若以過去兩年來計,波市重建局共批准了7000個公寓或共管住宅(Condominums)單位的建造申請。

其中有700個單位座落在水前區,包括今年七月破土,座落在A街,造價一億元,有202個單位,約一半以上為600900平方呎一睡房單位的波士頓碼頭塔(Boston Wharf Tower)

該住宅大廈的發展商,奧勒岡州波特蘭市的Gerding Edlen公司還打算在Melcher63號建27個大約330平方呎的住宅單位。

                    波士頓市華人前進會自從夏利臣街15-25號的時信樓一度被列為危樓,數十名租戶流離失所近月後,再三鼓吹華埠亟須可負擔住宅;中華公所早年為發展可負擔住宅,從塔芙茨大學爭取來的SCM大樓,在租約還有二年多才到期時,就再續十年租約等事,也因此在華埠社區內引發極多討論,但仍無定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