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三, 1月 27, 2010

打造北京生物科技中心 BPBC訪波招才引商


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BPBC)和美中醫藥開發協會紐英崙分會(SAPA-NE)合作,廿五日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的「中美醫藥產業座談及人才招聘會」中呼籲海外人才回歸,協助北京打造全球製藥生物科技中心,目前奇缺的是中試及醫藥產業化方面人才。
這場會議吸引了近兩百人出席,發問熱絡。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BPBC)主任雷霆坦言,2008年時中國為推動新藥研發,編備了六十六億元人民幣專案款項,座落在北京市的相關企業,申請到了其中的約三分之一,可見北京市在推動生物醫藥業上的力度。北京醫藥集團副總經理駱燮龍進一步指出,中國醫藥業在引進設備等的腳步上,速度極快,仿製藥將逐漸不可能獲批准為新藥來在中國境內產製、銷售。相關產業組織聯盟會是方向,目前奇缺中試及醫藥產業化方面人才,亟盼海外相關領域人才回中國,幫助國家在發展上少走彎路。
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BPBC)是中國第一家生物醫藥領域專業支撐機構,棣屬於北京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委員會。該中心為呼應北京市府的有意打造全球的製藥及生物科技中心,特地在一月廿三日到廿六日間,來到新澤西州匹斯卡達威(Piscataway)市、賓州費城及麻州劍橋市等三地訪問,向共約六百多人介紹「千人計劃」、「海聚工程」。
廿五日晚在麻省理工學院4-270教室舉辦的這場「中美醫藥產業座談及人才招聘會」,由於BPBC在事前就傳了許多資料給SAPA-NE,說明北京生物醫藥企業目前需求八類人才,列出不下三十項確切需求人才的職稱與要求,以及將隨團到訪的企業家及多家公司人事經理,出席人數因此意外的踴躍。
當晚的出席者問了不少相關政策,補助,回中國後是否會遭遇「穿小鞋」情況等的各種問題。北京醫藥集團副總經理駱燮龍以他本人曾在公私及外資企業、高校、科研單位都工作過的經驗指出,不論是在什麼樣的機構工作,都難免會遇到「矛盾」,關鍵在於個人要學會怎麼應對處理,在回中國前,要想想自己是否能創造出價值。千人計劃可給一百萬元、二百萬元人民幣的安家費,只不過是顯示了中國在追求發展上,比以前更加有力度。
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BPBC)主任雷霆則補充指出,他們出訪是要招引人才,尤其是領軍人才,就是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矛盾」也是問題的一種,解決不了問題,怎麼當人才。
隨團來訪的北藥集團人力資源部經理盧家軒是第一次來美。他坦言這趟走訪幾個城市,覺得中美確有很多差異,在經濟及科技上,明顯的美國仍然領先在前,文化上有美國重個人主義,中國講集體意識的區別,至於有心回中國發展者該做的事前準備,應包括瞭解相關產業政策,勞資法規,重新加強和國內親友之間的聯繫,而後最理想的是找機會回中國,從自己的理想行業中,找幾家公司參訪一下,實際瞭解環境,再做抉擇。他認為當天聽到的許多問題,都顯得發問者在憑個人和中國已脫節了的感覺來判斷中國。
盧家軒指出,例如十萬美元的年薪,如今在中國也已不稀奇。有二萬四千名員工的該公司,也至少有約二百人拿有十萬元以上的年薪。
有意和BPBC進一步聯繫者,可洽紐英崙SAPA會長鍾曉天617-281-1922
,李活617-869-9716,楊君johnny_jun_yang@gmail.com,陳敏minchen6219@yahoo.com。

圖片說明:

紐英崙SAPA會長鍾曉天(右三)和楊君(右一)、陳敏(左一)、前會長馬炳麗(左二)等人歡迎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BPBC)主任雷霆(左三),北京醫藥集團副總經理駱燮龍(左四)等人。(菊子攝)

「中美醫藥產業座談及人才招聘會」會場出席踴躍。(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