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12月 05, 2009

曹晉、黃發有哈佛講談傳播與影視文化

兩名哈佛大學訪問學者三日在燕京圖書館舉行的講談中,分別闡述傳播技術並未打破社會階級關係,以及小說在影視盛行後沒落的看法。
這場講座由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與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崙分會主辦,張鳳主持。她表示,這一講座,原則上每月舉辦一次,希望藉由這些訪問學者們的講談,為本地中國文化研討激發更多火花。
當天首先講談的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曹晉。她的講題是「傳播新技術、社會性別與階級: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鍾點女工的手機使用分析為例 」。
曹晉認為,手機這種新傳播技術的應用,是農民工會大量、快速流進城市打工的一大要素。這一情況,讓原本在老家中無經濟自主能力的婦女,變得自信、敢言,還能夠使用手機來管教、遙控留在老家的子女。這些農民工對社會的經濟發展是做出了貢獻,但根據她和大約四十名從外地到上海做鐘點工婦女的訪談調查結果,使用手機這種新傳播技術,卻並沒有幫助這些鐘點女工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城市人和農民工之間的階級區分,似乎還更形嚴重。
和曹晉原本就熟識的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宏觀戰略研究部部長程偉,當天以同是訪問學者的身份,出席旁聽。他在曹晉的講談結束後,表示了不同意見。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黃發有,當天的講題為「影視文化與文革後中國大陸小說」。他藉著電影電視和小說在過去這些年間的共生互動歷程,來探討小說是走到了末路,還是有了新生。
黃發有放映了許多張幻燈片,顯示出一張張的電影海報、小說封面。他指出,從1978年的「祥林嫂」開始,大部份的電影都是由文學名著改編的,也為當時的中國,接續起斷裂了的中國傳統文化。
黃發有指出,在這階段的一個重要現象是,曾經被禁的一些名家,如巴金、老舍、曹禹、沈從文這些在六十年代被打入另冊的作家,他們的作品卻在八十年代初紛紛被改編成電影。改編自老舍小說的中國第一部長篇電視連續據「四代同堂」也大受歡迎。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現了傷痕小說、傷痕電影,例如苦惱人的笑,生活的顫音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接著又有以第五代導演為主的「尋根」電影,例如陳凱歌1984年的「黃土地」,張藝謀的「紅高樑」,「一個和八個」,吳天明的「老井」,謝晉的「芙蓉鎮」。以及其後面對海外市場的「菊豆」、「邊走邊唱」等。
到了1993年左右,中國最優秀的作家幾乎已經被影視界一網打盡了,文學也開始邊緣化,期刊發行量下降,新起之秀不寫小說,直接去寫劇本了。影視人也開始面對走向世界和獨立表達的兩難境地。第六代導演,索性以影展為拍片目標。後來出現的先有劇本,再有小說現象,更是耐人尋味。


圖片說明:

曹晉(左)、黃發有(右)與演講會主持人張鳳(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