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三, 11月 04, 2009

哈佛與中央黨校合作探討「中國社會發展」方向

哈佛大學公衛學院中國計劃和中央黨校合作的第二屆「中國社會發展論壇」,日前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的蔡氏禮堂及貝佛(Belfer)個案研究室,舉行了為期兩日的研討。九名黨校代表與十餘名哈佛及MIT教授熱絡交流,期許下屆再聚。
這場論壇由哈佛大學副校長Jorge Dominguez,中央黨校代表團團長張伯里、中國駐美公使謝鋒,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院長卓澤淵,以及哈佛大學公衛學院傑出服務教授布魯姆(Barry R. Bloom)等人致詞開幕。二日內共辦了八場活動,分別討論「社會平等」、「教育和公民社會」、「城鄉協調發展」、「政府與民間的關係」、「社會價值與社會政策」、「人口、環境與健康」等議題。
在開幕致詞中,布魯姆(Barry R. Bloom)引用孔子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在格物…致知…,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來點出兩校合作這一計劃的終極目的,在充份利用Jorge Dominguez所說的哈佛兩大優點,教育與研究,來腦力激盪出更好的未來中國社會發展之路。
布魯姆也點出「中國社會發展論壇」的源起,說明2001、2002年左右,「非典(SARS)」事件發生時,由劉遠立教授所統籌的「中國計劃(China Initiatives)」,嚐試找出哈佛大學可為中國領導人提供那些協助,拜訪了中央黨校,發展出夥伴關係。他們回哈佛後,邀集校內中國專家,於2007年在北京召開了 第一次會議,請這批最優秀的頭腦協助中國構思如何因應中國面對的種種困難挑戰,諸如醫療健保服務的貧富差距等。
今年他們在哈佛召開第二次論壇,特地邀請非中國問題專家的學者們來腦力激盪,竟意外發現,中國已成顯學,幾乎每個領域的教授都對中國有或多或少的瞭解,或者做有研究。
中共中央黨校科研部主任,也是這次論壇中國黨校代表團團長的張伯里在開幕致詞中表示,中國經歷過三次歷史性的,從高度集中轉型為計劃經濟,從社會主義轉型為管理經濟,從封閉社會成為半開放社會等的新社會轉變,十三億人民的生活都有明顯改善,但中國在繼續發展上面對著消費、投資及出口這經濟的三頭馬車如何平穩駕馭,人口增長與物質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如何平衡等新社會問題,就如哈佛教授蕭慶倫所指出的,中國的經濟發展不但對中國有直接影響,也對外部世界有很大衝擊,中央黨校這趟訪美,希望既有助於哈佛師生對中國的瞭解,也為兩校共同努力,追求真理奠下基礎。
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艾許學院(Ash Institute for Democratic Goverance and Innovation)院長賽奇(Anthony Saich)當天以一席「中國在有深遠影響社會經濟轉型期間的政府治理」講談,為論壇揭開序幕。他在會中展示,2003年至2007年間,他所主持,在中國各地訪談四千人的人民對地方村鎮政府施政滿意度調查,透露出一些有趣的結果,包括中國人民對地方村鎮政府的施政滿意度大幅提高,從2003年的23.7%及43.9%增加到69.3%及75.6%。但人民滿意度最高的「計劃生育」,卻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不關心的施政項目,
賽奇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重新定義了社會結構,私人企業應該扮演的角色,政府官員對社會應負什麼責任,在中國強調「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的新政策中,成了人民與政府都積極摸索的課題。目前中國人民最希望政府做的是集中精力在創造工作機會上。
被譽為中國十大青年法學家之一的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院長卓澤淵,當天在「社會平等」這一座談中,以「建構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為題指出,中國要達成建構和諧社會這目標,必須解決五個問題,包括實現共同富裕,解決貧富對立,化解社會矛盾,發揮司法效能,反對民族分裂與維護國家統一,建立核心的價值觀體系等。
在這二日的論壇中,其他的講題及講者包括「社會平等」座談中的哈佛教授Mary Jo Bane談「社會福利和扶貧政策」,清華法學院副院長申衛星談「在中國建立一個更加公平的土地所有權制度」,哈佛社會學教授懷默霆(Martin Whyte)談「中國人如何看待當今社會的不平等」。
在「教育和公民社會」座談中,中央黨校科社部教授胡振梁談「中國未來領導人的教育與培訓」,哈佛丘成桐教授談「如何更好造就中國領銜的科學家」,哈佛教授Fernando Reimers談「教育政策:相關的國際經驗」。
在「城鄉協調發展」座談中,中央黨校社科系導師向春玲講「中國城鄉醫療保障制度公平性研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胡必亮談「中國建設新農村的戰略選擇」,哈佛教授Dwight Perkins談「支持中國農民工:福利還是投資?」,哈佛教授蕭慶倫談「中國衛生發展的長遠問題」。
在「政府與民間的關係」座談中,哈佛教授Tarun Khanna談「公共和私營部門的相互作用:比較中國和印度」,中央黨校哲學與戰略學教授段培君談「中國科學發展中的社會組織定位」,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局宏觀戰略發展部部長程偉談「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哈佛講師朱幼飛談「私營部門與社會責任:社會問題的商業解決方案」。
在「社會價值與社會政策」座談中,中央黨校經濟學教授謝魯江談「中國現代化與市場化進程中的文化重構問題」,哈佛教授Gary King談「如何測量民意」,哈佛教授Kenneth Winston談「中國職業化、專業化與素質建設」。
在「人口、環境與健康」座談中,中央黨校教授王紅談「以人為本,構建新型社會救助體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黃亞生談「中國的城市化與財富創造」哈佛教授David Canning談「中國和印度的健康與財富」,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院中國工程項目執行主任Chris Nielsen談「平衡中國對環境和能源發展的需求」,哈佛公衛學院中國項目主任劉遠立談「測量中國的衛生系統績效」。
會議中還邀得中華醫學基金會主席陳致和擔任其中一場講座的主持人。目前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做訪問學者的中國審計部總審計師孫寶厚、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局宏觀戰略研究部部長程偉、上海市副秘書長蕭貴玉、湖南省副省長郭開朗等人都全程出席了這會議。

圖片說明:

哈佛大學公衛學院傑出服務教授布魯姆(Barry R. Bloom)(左起)、中央黨校代表團團長張伯里、哈佛大學副校長Jorge Dominguez,中國駐美公使謝鋒,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艾許學院(Ash Institute for Democratic Goverance and Innovation)院長賽奇(第二排左一)、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院長卓澤淵(第二排左三)等「中國社會發展論壇」嘉賓及講者。(菊子攝)

哈佛公衛學院中國項目主任劉遠立講談「測量中國的衛生系統績效」。(菊子攝)

程偉(左起)、段培君、Tarun Khanna、謝魯江、朱幼飛等人是「政府與民間關係」座談的主講人。(菊子攝)

國際知名的醫療保險融資及社會保險專家暨哈佛教授蕭慶倫(左),和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院長卓澤淵(右),在會議中的小休時間中交流。(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