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四, 1月 15, 2009

方紅談地緣 王蕾說白領 身份認同問題層面多

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和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倫分會合作,日前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聚會廳舉辦了一場與「身份認同」有關的講座,由方紅、王蕾這兩名來哈佛做訪問學者的教授從不同的角度做講談。
方紅是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文系教授,數月前應邀來哈佛大學英文系,要做一年的訪問學者。她的講題是「從異置到安家: 地緣感在華裔身份建構中的重要作用」。
她指出,華裔作家寫的書,被英語系採用做課本的,數量很有限。徐忠雄(Shawn Wong)的第一本小說,在1979年出版,得西北太平洋書商獎(Pacific Northwest Booksellers Award),以及第十五屆州長作家日獎( the15th Annual Governor's Writers Day Award)「天堂樹--一個華裔家族四代的故事(Homebase)」,也被譯做「家鄉」「本壘板」的這本書,是被用得最廣泛的其中一本。
這本書有著極濃厚的自傳色彩,以書信、想像和夢境,構築出一種抒情的,移民處境變遷的現代文本,藉著書中主人翁陳雨津的家族四代單傳背景,把移民海外者留居、流居時,因應地緣、文化環境變遷,歷經被主流社會排斥,被邊陲化的族群困境等處境與心態,感人又不著痕跡的呈現了出來。
書中第一代的曾祖是修建穿越內華達山脈鐵路的華工,是個暫居者,娶的也是同為華裔的妻子。第二代祖父曾經營農場、養馬事業,卻因排華條款身受其害,遭 囚於天使島。只是個工作者。第三代的父親成為田徑明星、游泳健將、海軍工程師,後意外墜機身亡。在這過程中,他已成為適應者。這一家四代,直到七歲喪父,十五歲父母雙亡,真正成為孤兒的陳雨津開始,才真的終於成為美國這環境的主人翁之一。
王蕾是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目前在哈佛燕京學社做訪問學者。她的講題是「大陸地區的時尚雜誌:白領身份幻象與消費主義」。
她從時尚來談消費主義,指出雖然中國大陸是從1978年到1992年之間,才開始出現所謂的新富階級,但都已踏進追求或展現時尚,是一種身份及地位象徵的表現,完全和滿足生活基本需要沒有關係。消費的目的是為滿足被刺激起的慾望,已經成了一種價值觀念符號。
她指出目前中國有三大時尚雜誌。最早發行的是1982年二月出版的「世界時裝之苑」,1988年法國的Elle和中國出版社合作,出版了「Elle中國時裝之苑」,接著是1993年創刊的「時尚」雜誌。這本雜誌並在1998年四月和美國著名的時尚雜誌合作,變身為「時尚‧COSMOPOLITAN」。
她也以現代人上餐館是吃氣氛,而並不為講究味道,旅行專找深山野領,艱難困苦的地方,以做心靈救贖之旅,也是這種時尚趨勢,以及現代人迷失了自己,才出現的消費文化。
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倫分會會長張鳳表示,二月二日下午十二點,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Room S250, Fairbank Center, CGIS South Building, 1730 Cambridge Street, Cambridge, MA 02138),他們將繼續探討身份認同方面的問題,由來自台灣的日本琉球大學教授林泉忠講談「一個被遺忘的年代: 《不了情》與《獨臂刀》所投射的文化空間」。查詢詳情可洽張鳳1-781-237-4680。

圖片說明:

方紅(右)、王蕾(左)兩名教授應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倫分會會長張鳳(中)之邀,為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講談身份認同議題。(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