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11月 14, 2008

「哈佛中國關愛」年會為濟助中國孤兒籌款

哈佛中國關愛(Harvard China Care)十二日晚在雷諾士(Lenox)酒店舉辦第三屆秋季慈善晚宴暨無聲拍賣會,並藉著放映「穎州的孩子」記錄片,企團喚起更多人發揮愛心,伸手幫助中國內的孤兒。
由哈佛大學本科生組成的「哈佛中國關愛」,去年以服裝展晚宴,籌得七萬六千多元,今年改以電影為籌款晚宴主題。
十二日晚,他們放映了2007年奧斯卡獎最佳記錄片,片長三十九分鐘,由楊紫燁執導,湯列倫(Thomas Lennon)總監製,耗時一年半才拍成的「穎州的孩子(The Blood of Yingzhou District)」。
這部講述中國內受愛滋病影響兒童真實生存狀態的記錄片,讓人看到那些小孩子所面對的家庭貧困,親情冷漠,以及週遭人們的無知岐視。
「哈佛中國關愛」現任會長耿一凡表示,慈善晚宴籌得的款項將直接資助該會於2007年十一月建成的山西省寶雞兒童之家。該會希望藉著與珍查巴爾(Jenzabar)基金會的合作,可以籌措更多款項,來幫助更多那些亟待人伸以援手的孤兒。
根據該會季刊,目前,寶雞兒童之家有十三名兒童交由住在鄰近的收養家庭照顧,住在院內的六個月至二歲大兒童則有十人。有四名兒童已經由國際家庭收養。
當晚應邀出席的愛滋病兒科治療支援(Pediatition Aids Treatment Support,簡稱PATS)的創辦人S. Eliza Petrow表示,她將於十二月十一日出席「哈佛中國關愛」舉辦的一場座談,說明PATS培訓地方醫護人員,以按時適量的把外界所捐助藥物,用在愛滋病兒童身上,落實治療效果的工作。
「哈佛中國關愛」從成立迄今,經辦的關愛服務項目越來越多,除了每年夏天派出義工團進中國為孤兒服務,學期中在哈佛大學校本部內,還辦有餃子會、兄弟姊妹輔導會。今年他們的餃子遊樂團在九月廿日時講「嫦娥奔月」的故事來慶祝中秋節,十月四日時講「梁山伯與祝英台」這中國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故事。兄弟姊妹輔導會則是在十月五日時,展開新學年活動,組成了廿五組兄弟姊妹。
十二日晚在會場登記桌前的聞婧婧說,雖然兄弟姊妹會的活動,每月只有幾次,每次也不過是幾小時,但那種一對一的關係,卻對小朋友有很好的影響。
珍查巴爾基金會行政主任John Bruhm夫婦也指出,他倆從四川成都收養的兒子,就獲益良多。他們住在麻州郊區Hamilton,週遭幾乎完全沒有亞裔鄰居,藉著「哈佛中國關愛」的兄弟姊妹輔導會,他們現年八歲的兒子,才得以有一名他更容易認同的亞裔當哥哥。
珍查巴爾公司總裁Robert A. Maginn Jr.則在致詞中指出,他和妻子柴玲,共育有三名女兒,現年八歲、五歲及三歲。他說,柴玲總是說,由於中國的一胎化政策,很想為在中國出生的女孩做些事。他們是在帶女兒參加餃子會活動時,發現「哈佛中國關愛」這組織,並就此一連贊助了三年。現在他們有了「珍查巴爾」基金會,一年撥發廿五筆獎助金,相信能做更多善事。

雷門基金會馬正明夫婦找機會幫助殘障兒童

十二日晚出席的八十多人,除了哈佛大學商學院及甘迺迪學院的許多華裔學生外,還有雷門基金會的葉蜚熊、馬正明夫婦。他們倆幾年前才從香港移民來波士頓,一直想找機會在波士頓為中國的殘障兒童做些事,「哈佛中國關愛」的宗旨和他們的理想很切合。

圖片說明:

「哈佛中國關愛」現任會長耿一凡(右起)、前任會長劉綺華,珍查巴爾基金會行政主任John Bruhm夫婦,珍查巴爾公司總裁Robert A. Maginn Jr.及柴玲夫婦,和湯列倫(後左一)等人。(菊子攝)

哈佛大學商學院MBA學生張莉(後右二)去年參加「哈佛中國關愛」活動,深覺有意義。今年邀集班上同學李峰(前排右起)、林澄、丁倩、梅霜、余智博、李中、言甚濤等人一起來支持。(菊子攝)

雷門基金會的葉蜚熊、馬正明夫婦想為中國的殘障兒童做些事。(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