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5月 13, 2008

中華專協「想念我們的眷村媽媽」 眷村子弟回憶竹籬笆內的春天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配合母親節,十日早上在波士頓僑教中心舉辦的竹籬笆外的春天-竹籬笆內的回憶」電影欣賞及座談會,吸引了近百人出席,讓搬到牛頓市以後的波士頓僑教中心,出現從未有過的,笑聲、淚聲與噓唏聲齊具的熱鬧。

當天絕大多數年紀在五十至九十之間,包括當年是屏東空軍,現年九十歲的徐漢文等出席者,看著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委託王偉忠製作團隊,費時近一年拍攝的軍人眷村紀錄片「想我們的眷村媽媽」,回想起各人當年在眷村成長或和眷村子弟來往的經歷,似乎都為台灣眷村文化的正走入歷史,有著今夕何夕的感慨。

有好幾位如今已是媽媽的當年眷村子弟,在活動結束時,十分有心的向專協會長王世輝探問,想把自己珍藏的,父親穿著軍裝和母親結婚的照片捐出來,留作眷村人共有的歷史紀念。

當日放映的「想我們的眷村媽媽」一片,記錄六名眷村媽媽的回憶。其中包括軍人才子朱西寧的太太,也是名作家朱天心的媽媽,以及來自雲南回族的中國各省媽媽。甚至還有台灣本省媽媽,兩岸開通之後嫁到台灣的「大陸妹」媽媽,不但呈現出眷村有如國際村情景,也提及陸海空軍眷屬,陸軍老實、空軍花俏、海軍情緒不穩等因軍種不同而出現的特色。

專協會長王世輝當天還特地邀請了在成功新村長大的劉泰國、崗山聯合二村的姚君佩、工協新村的丁肇聖,以及聯勤四四兵工廠西村的黑貓中隊成員後人沈立威等人,講談他們各人的眷村記憶。

劉泰國描述他家當年住在成功新村二巷,一排鄰居,每家各有四到六名小孩,每到吃飯時間,各家母親在巷內喊小孩的聲音就此起彼落。每逢元宵節,村內小朋友藉著提燈籠組隊進後巷探險。過新年家家戶戶用竹竿曬香腸,就有調皮小孩偷剪鄰居香腸。此外,村內的籃球場、大螢幕露天電影,沿街叫賣的臭豆腐,上建中時在公車上見到的身裁修長同村美女,竟是日後的電影明星周丹薇等,都讓人回味無窮。他也毫不忌諱的說,眷村也有不少刀光劍影的血淚悲傷故事。

目前在駐波士頓台北經文處文化組服務的姚君佩是空軍子弟。她父親原本是廣東籍的飛行官,為妻小轉任地勤教官,才舉家從桃園遷往崗山。她還記得當年眷村子弟頭戴柚子皮帽,手持木劍的比劃遊戲,福利社代轉電話,以及每家門一打開,小孩子推出門外就自然有人幫忙帶的那種大家庭感覺。她也記得自己從軍人子弟學校升讀國中第二屆時,才第一次和講台語的同學同班上課。一句台語不懂的她,和一句國語也不會的一名台籍同學,卻成了好朋友。

當年住在鳳山工協新村的丁肇聖,是海軍家屬,但當年分配眷房時,左營沒有空位,他們一家就變成了鳳山內唯一的一家海軍眷屬。他還記得當年眷村內,麻將聲廿四小時不停,但他父母管得嚴,全家小孩都不准學,可他當年叛逆,也成了全家唯一會打麻將的小孩。

沈立威的父親是黑貓中隊成員,但小時候他被交給祖父母帶,所以住到了聯勤兵工廠眷村。他坦言當年的眷村,幾乎每村都有幫派,小時候他很調皮,也免不了有接觸。但他印象深刻的是,眷村內的人,無論來自東南西北的那一省,彼此都融合得很好。

十日那天,曾任駐新加坡大使的胡為真夫婦也出席了聚會。他表示自己雖然是軍人子弟,但倒並沒有住過眷村。他印象深刻的是,當年他父親胡宗南將軍擔任澎湖司令,每領到薪水,一定分成三份,一份留交辦公室,一份交給他母親,另一份則交給家中各有八、九名小孩的兩名部屬,體恤他們的持家不易。但這卻讓他的母親很為難,每次拿到薪水,都發愁,後來投稿,想要賺稿費,一次、兩次的被退稿,收到退稿信,難過的跑回房裏哭。但再接再勵的終於獲採用了,那天他的便當菜也馬上變得豐富起來,有蕃茄炒蛋配青菜,紅黃綠的美得不得了。

胡為真又提及,吳勁松將軍的兒子已在加州醫院擔任教授,最近抽空把他父親當年為國民政府運送黃金到台灣的事蹟,整理成書。胡為真認為下一代就該做這些傳承歷史的立言之事。

專協會長王世輝表示,有鑑於當日出席的熱烈程度,專協將再擇期舉辦第二次座談,讓更多眷村人有機會交流。

圖片說明:

沈立威(右起)、劉泰國、姚君佩、胡為真、丁肇聖等人應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會長王世輝(左二)之邀,講談他們的眷村經驗。(菊子攝)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會長王世輝(右一)請出席者報數,以查察到底有多少人出席了「想念我們的眷村媽媽」電影欣賞會。(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