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7月 10, 2007

中文善本資料庫預計2009年完成



(本報記者菊子波士頓報導)哈佛燕京圖書館館長鄭炯文昨()日中午在一場「中文善本」講座中透露,該館刻正進行「中文善本資料庫」計劃,預定2009年十二月完成。

鄭炯文在會後說明道,經由蔣經國基金會一筆為期三年的資金贊助,以孤本收藏量豐且精著稱的哈佛燕京圖書館,刻正與以古醫書收藏著稱的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以中國地方誌及明清史文籍收藏著稱的美國國會圖書館及台灣傅斯年圖書館等合作,進行「中文善本資料庫」計劃。四大圖書館將就其館內收藏量最豐,品質最佳部份,各挑出一百廿部善本,進行掃瞄、做數位化處理,以期整理出可遙距查索的資料庫。

哈佛燕京圖書館部份的工作,由楊麗瑄負責。

鄭炯文昨日在演講會結束時,向主講者,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的樂怡表示,待該計劃完成後,哈佛燕京圖書館希望能在中國大陸內,找一、二家具份量的圖書館合作,再籌款來擴大辦理這「中文善本資料庫」計劃。

復旦大學的古籍擁有量高居中國高校圖書館第三位。該校圖書館古籍部的樂怡是以交流訪問學者身份,於去年七月起來到哈佛燕京圖書館做館藏登錄研究,預定今年七月三十一日返回上海。

她在哈佛燕京館藏中,發現齊耀琳、齊耀珊這兩名同為光緒年間進士的兄弟,在歷任河南、江蘇巡撫,鹽務處長、浙江省長等職任內,收藏了非常豐富的經史子集書刊,光是哈佛燕京內的館藏,就有413部,1206冊。其中較有特色的是「交代登復冊」、「成案彙編」、「水道釐卡圖」、「工藝製造」、「與洋務有關之書」、「曲譜」等六種。

雖然這些藏書中,只有兩部是刻本,其餘均為鈔稿本,旦她認為「齊氏兄弟」的鈔稿本,在內容上以地方行政事務為主,以「佐治」為目的,可反映清末民初,幕府幕友做為集體創作群所保留下來的地方行政事務第一手資料。應成為研究中國近代史的重要史料來源。

昨日的演講會由張鳳主辦。在回答鄭炯文館長的提問時,樂怡表示,復旦大學和哈佛燕京的中文善本總藏量差不多,區別大概是哈佛燕京的史料保存較完整,復旦大學「詩經」類圖書收藏量較豐。鄭炯文隨後建議她,進一步細究「齊氏兄弟」是怎麼會擁有這麼豐富數量的收藏,尤其若部份收藏品是在1949年以前來自台灣的話,齊氏兄弟和台灣的關係,怕也頗奈人尋味。

樂怡在做復旦大學所藏善本古籍簡介時,引用了哈佛燕京圖書館古籍部主任沈津與潘美月合著的「中國大陸古籍存藏概況」為主要依據。

在哈佛燕京古籍部有十五年資歷,寫過「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中國珍稀古籍善本書錄」的沈津表示,善本收藏講究價值何在。哈佛燕京不但有中文善本四千多部,更有高達1500部的宋元明諸代現已罕見的刻本,其中188種,還是全世界八百多個有份量圖書館都無收藏的罕見版本。

圖片說明:

書法家江天源()在演講會後送一幅大字給樂怡。(菊子攝)

哈佛燕京圖書館古籍部主任沈津。(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