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四, 6月 23, 2005

工研院MIT攜手合作謀創新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和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昨(廿二)日早上在劍橋市瑪麗奧酒店,舉辦「科技創新座談」,並宣佈將在矽谷成立北美育成中心,以及工研院正為近二百個職位,包括十名主管空缺招攬人才等訊息。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坦言,工研院希望藉著促使產業界重新思考科技角色,以更開放思想、勇於創新,來把台灣工業界從「跟隨者(follower)」的角色,轉變成開路先鋒(pioneer),該院也因此在去年成立了「創意中心」,與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進行策略合作,要以前瞻性行動為產業界理出科技應用新方向。
不少與會者對於工研院將在美國成立育成中心,還備有自設的風險投資基金,可就近幫助海外華人進行科技研發與創業,都非常感興趣。擔任司儀的紐英崙玉山科技協會會長李政欣,Linx通訊公司董事長鄭金蓮都在會後敲邊鼓,希望說動李鍾熙在大波士頓地區也成立一個工研院育成中心。
李鍾熙昨日在會上以「利用台灣的優點,增加全球競爭力(Leveraging Taiwan’s Advantages for Global Competiyiveness)」為主題,用幻燈片介紹台灣以及工研院的概況。他指出,台灣佔地三萬五千九百八十平方里,只有半個新澤西州那麼大,卻有人口二千二百七十五萬。但人均收入超過一萬三千美金,在全世界排名第廿,外匯存底達二千四百廿億,僅次於日本、中國大陸,排名世界第三。近年來,台灣更已從以勞力密集工業為主,轉型到以科技密集工業,在IC卡、網路產品、電腦週邊設備等項目上,生產量都排在全世界的前幾名。
與此同時,台灣是全世界風險投資業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有二百家風險投資公司,操作四十二億美元資產。其中有四十五家風險投資公司對生物科技有高度興趣。二零零三年已有三億美金投資進了生化科技業。
工研院則是一九七三年創立,以科技研發來創造經濟價值的非牟利、非官方機構,以促進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為主要目標。截至今年一月底止,工研院共有六千一百零三名員工,二零零四年的營業額達五億零六百萬美元。由於工研院是企業挖角的一大對象,該院平均每年有百分之十的人事流動率,也就是每年須聘請六百人左右。但也因此,目前台灣業界有至少五十八家上市公司的執行總裁(CEO)是工研院「校友」。
目前,工研院的研究方向有五大重點,包括佔百分之四十強的資訊及通訊科技,以及先進生產系統,生化醫藥科技,奈米科技、材料及化學,能源及環境等。李鍾熙強調,工研院致力研究的領域包括老化社會、個人生活,以及人與機械的互動等。工研院這幾年來的獲取專利和轉移技術成績都相當好,二零零四年申請得到一千一百四十六個專利,並成功轉移七百一十個專利供業界使用。這些年來,還有不少從工研院開枝散葉成立的公司,包括從一九七五年起,由RCA公司轉移技術誕生的CMOS,一九七九年的聯電(UMC),一九八七年的台積電(TSMC),到一九九四的VIS等,至少有五家公司。
工研院並設有開放實驗室,方便工業界利用工研院的研發資源。截至二零零四年十二月止,已完成二百一十四個計劃,並有一百三十家新公司和工研院合作進行十四億美元的研發計劃。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行政主任華特班德(Walter Bender)昨日以「發明及創新:誰做什麼和怎麼做(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Who does Each and How)」為題,來介紹該實驗室。
華特班德表示,該實驗室一年預算約三千萬元,有三十名教授,一百五十名研究生,一百各企業夥伴,進行三百五十個研究計劃。他們和工研院已有十年合作歷史,都著重於幫助人們、業界發現有些什麼樣的科技,可以為人們做到些什麼事。他說,MIT的媒體實驗室注重讓學生、教授發揮想像力,進而把想像落實為可應用的科技、物品,然後再審核、檢驗對改善人類生活有什麼好處,以及可行、可用與否。
華特班德說,MIT媒體實驗室從一九八三年成立迄今,最開始是推動數碼化(Being digital),接著追求可穿用(wearable)的電腦,要把數碼、電腦科技成為人們的隨身科技,現在則更進一步的企圖克服電腦、科技沒有人的認知、情緒等能力的限制。
昨日共有六十多人出席。僑領王本仁,華人經濟發展協會主席蔣宗壬、玉山科協理事張重華、中華網路資訊協會新任會長陸德禮、卸任會長王義明、畫家楊澍、華夏文化協會行政主任洪梅等人都應邀到會。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等一行十三人,昨日在早餐會後前往參觀MIT媒體實驗室,接受波士頓環球報專訪,並於晚間和本地業界華人聚餐,進一步說明工研院招攬人才、辦理北美育成中心等細節。

沒有留言: